第6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三口气来念。这样子一方面能够调气、一方面能够摄心,构成韵调容易摄心。印祖他用这个方法来调气摄心,使令我们整个佛号在心中运转的时候,佛号不容易失掉,它能够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显现出来,它有这种力量,十句成片三三四。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是「五点记数法」。这个「五点记数法」它的来源我先简单的说明一下。差不多是在三年前到四年前左右,学人那个时候跟一个同届的师兄弟净法法师住在文殊院里面,那个时候我讲经的因缘比较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修。那个时候也是以持名为主,一方面学习《小止观》的方便法门、一方面念佛。我隔壁的同参他闭关,所以我一方面进修;一方面等于护他的关。他闭关怎么用功呢?他在关中就是拜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一天拜三千拜,每一拜,佛号念十句,他也是「三三四」,下去的时候六句,分成两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到底的时候又: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头碰到地;起来的时候四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他每天是拜三千拜、三万声佛号。他这样子用功,用功了三年,一千天,他整个加行是三百万拜、佛号念了三千万声佛。我看他这样子用功,也是不可思议。
    我们说你用功个七天,一天三千拜,就拜完。你要用功三年,这件事就就不可思议了,一个人能够拜佛三千拜,拜三年,这件事是不可思议。我那个时候就有一点好奇,我看他拜佛的时候,拜了三千拜,但是他的相貌看起来也非常寂静,一点都不心浮气躁,我就问他说:你是怎么记数呢?能够一天拜三千拜,这个记数是一个问题。他告诉我说,他主要的就是以二十五颗的念珠,拜一拜掐一个,二十五颗掐完以后,他就是用这个五点记数法。右边的上面,然后右边的下面,然后到左边的下面,左边上面,然后拉到中间,顺时钟,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五点记数法。他这样子用了三年,我想一个人能够用这个方法用了三年,一定有他的殊胜处,我就用他这个方法来念,果然不错,这个方法的确是好,容易摄心。我就把这个方法给取下来了,用了三年多,我也觉得非常的好,所以把这个法门也提供给大家。
    ◎「五点记数法」:
    (一)安置地轮,令必下沉。
    (二)所缘行相,清楚分明。
    (三)宁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记数,再求圆满。
    这个法门有四点要注意的,我们看下面的五点记数法,这个法门它也是跟「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配合。你每一个点也都是念十句,根据净土法门那个方法,一点念十句,所以它一片就是五十句佛号。因为印祖他很强调,你打坐的时候是不能掐珠,身劳神动、久则成病,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就必须要五点来记数,你一片是五十句,你这一坐,念个十片就是五百句,念个二十片就是一千声佛号。
    在这个念佛当中,有四点要注意:
    第一个「安置地轮,令心下沉。」当初净法法师他这个法门,他使用三年当中,听他的描述,他这五点不是安置在地轮,他是安置在这个虚空中,因为他那个时候是动态,他是在拜佛当中。后来我把这个方法取下来,我是在静中打坐的时候念,就必须安置地轮。这当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从表法上来说,表示我们是依止大地。什么是大地呢?菩提心就是大地,生长一切万物故,菩萨的功德,都是依止菩提心而生起,忘失了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我们就以大地为依止,大地就表示我们的这一念的菩提心,这是一个表法。
    从调身的角度来说,令心下沉。这个天台《小止观》它在讲这个所缘境的时候,说这个所缘境有:体真止、系缘守境止,还有制心止有三种。刚开始最容易下手的是系缘守境止。系缘守境止,智者大师他提出了几个点:第一个、眉间是一个点;胸口是一个点;下丹田是一个点;脚掌是一个点;大地是一个点。不过智者大师他提出一个说明说:腰部以上的点,只能够当对治,不能经常用,你经常制心在眉间,你就头痛,所以眉间这一点,是用来对治昏沉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不能够经常时用。
    我前一段时间,到水里一个道场去讲课,有一个法师来找我,他说他念佛的时候就头痛,我说念佛的时候是寂静住,怎么会头痛呢?我问他:「你是怎么念?你是不是观想观像?」他说他没有观想观像,他也是持名,持名他也是根据印祖的方法,一句弥陀念诵听,那他怎么念呢?他就是把心放在耳朵那个地方,注意听那个佛号声音。这时候,心之所在气之所在,气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住在耳朵,你的气就跑到上面去,血液也跟上去。你这个气血一上冲以后,如果懈怠的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法师他一天念佛念相当多,他的气血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