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海表,多少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周砚倒是无所谓,但得为师父考虑一二。
十一月的早上已经有几分冷意,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哪会怕冷,周砚下楼的时候,看都没看一眼挂在床边的夹克。
周沫沫今天起得比他还早,这会正端正坐在桌边吃煎的微微焦糊的面饼,瞧见周砚下楼来,就像看到了救星:“锅锅,我想吃面面~~”
“你不是吃着饼吗,今天早上可不做面面。”周砚笑道:“怎么,妈做的饼不好吃啊?”
“好吃,爱吃。”周沫沫张大嘴巴咬了一口,然后把手里的饼递向周砚,“锅锅,给,你也吃点。”
“周沫沫,你把你自己的饼吃完!你锅锅我给他留在锅里的。”赵嬢嬢音量提高了三分,目光转向周砚,看着他脚上的皮鞋笑着点头,“果然皮鞋一穿,看着就舒服多了。你老汉钓鱼去了,他说把皮鞋借你穿。”
“要得。”周砚点头,转进厨房把温热的煎饼端了出来,顺便打了一碟酸萝卜。
这煎饼看起来确实不太专业,厚,边沿还有点焦,但闻着有股蛋香,说明赵嬢嬢还是在面粉里加了鸡蛋的,这点好评。
裹上酸萝卜,一个酸萝卜卷就做好了,柔韧的面饼里裹着酸酸辣辣的萝卜,一口下去,倒也……别有滋味吧。
早上起来就能吃到老妈做的煎饼,好不好吃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周沫沫见他吃的那么香,也是有样学样的往煎饼里夹了两片酸萝卜,卷起来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酸酸的,好次!”
吃过早饭,周砚把菜刀磨快,踹进布包,推着自行车出门。
“有点冷,不穿个外套吗?”赵嬢嬢在后边问道。
“不用,骑车热得很。”周砚应了一声,跨上车已经蹬出去老远。
他在石板桥头和师父、郑强碰上头,并排往嘉州方向骑去。
“师父,今天去参加这个交流会有没有什么讲究?我们这一派和师叔祖他们那一派有没有啥子矛盾?今天我们是去撑场子还是砸场子啊?”路上,周砚朝着肖磊问道。
郑强本来埋头蹬着自行车,闻言也是连忙跟的近一些,支起耳朵认真听着。
“你讲些啥子?”肖磊看着他没好气地笑道:“厨师交流会,肯定是去交流厨艺的噻。”
“那可不一定哦,同学会也不一定是去怀念青春嘛。”周砚笑道。
郑强插嘴道:“这倒是有道理,上个月我们小学同学会,据说拆散了三对,后头打的可凶了,还好我没参加。”
肖磊看了眼两人,不禁摇了摇头,“记到,你们俩都是第一回见师叔祖,见了人要喊,态度放尊重一些。
你们这个师叔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犟拐拐,跟你们师爷不是很合得来,有段时间更是因为收徒的事情闹得势同水火,对我和几位师兄一度非常不待见。”
瞧瞧,这瓜不就挖出来了吗!
周砚眼睛一亮,好奇问道:“师父,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郑强也是一脸八卦,跟周砚一左一右把肖磊夹在中间。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肖磊沉吟,欲言又止,似乎不太乐意展开这个话题。
周砚忙道:“师父,那你就长话短说,说个前因后果,让我们心里有数嘛。”
“对对对,免得我们说错话。”郑强疯狂点头。
肖磊闻言沉默了一会,车速渐渐慢了下来,开口道:“那就要从你们师爷孔怀风的老汉儿,也就是我们孔派的开山祖师孔瑞大师说起了。
孔瑞当年是川菜界的名厨,在总督府上当大厨,颇有名气,后来大清亡了,他就回到了嘉州,在乐明大饭店当主厨,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这期间,你们师爷孔怀风和师叔祖孔庆峰相继拜入他名下学厨,学的是家传的手艺,以私授为主,孔派也是从这里开始开枝。
1945年,祖师爷去世,而你们师爷孔怀风已经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嘉州颇有名气的青年厨师,受聘为乐明饭店的厨师长,接替了他老汉儿的职位。
那时候的乐明饭店是嘉州城里鼎鼎有名的酒楼,和飞燕酒楼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解放后,乐明饭店收归国有,成了接待上级领导和贵宾的主要场所,名厨数量、质量都是稳压飞燕酒楼一头。
我是1955年进的乐明饭店,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了,一开始是负责打荷、端菜,做些零碎的杂务,有口饭吃我就多高兴。
后来乐明饭店响应省里号召,也要办烹饪培训班,让饭店后厨的大厨们教后厨的青年手艺。那个年代,大家的手艺多是家传的,都是个人吃饭的手艺,哪肯轻易拿出来教给别人。
这个时候你们师爷孔怀风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主讲的工作,准备授艺。因为这个事情,孔庆峰和他闹得相当难看,不想让他把家传的手艺拿出来公开讲授,领导都出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