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就是这个味道!(6k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继续搅拌均匀。
    鸡茸调制的浆立马变得粘稠起来。
    “你用的是四两鸡茸,八个蛋,一两豆粉?”罗汉问道。
    “对,就是这个比例。”周砚点头。
    罗汉若有所思的点头,也不知道他这些年不断尝试的比例是否一样。
    师父说,老罗留下的菜谱非常粗略,没写各种食材的用量和比例,那部分是口口相传的。
    很不幸,因为这几道菜比较高端,刚把刀工学出师的小罗,还没来得及继承,老罗就去世了。
    总觉得时间还很多,让儿子一点点慢慢学,免得浮躁。
    结果意外比明天先来了。
    传承就是这么断了的。
    鸡茸调好了,周砚开始烧锅。
    雪花鸡淖得软炒。
    用的小锅,铁锅烧热下入猪油,烧锅是有技巧的,热锅冷油不容易粘锅,厨师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是先下入一道油热锅,舀起锅里多余的油,再下入第二道油。
    猪油化开,等油温升高,把鸡茸调好的浆倒一半入锅,一边快速翻铲,一边不停抖动小锅,确保调制的鸡茸不会在加热过程中凝固成坨。
    这里边的技巧可就多着了。
    一般做雪花鸡淖翻车都翻在这一步。
    对火候的把控,翻炒技巧,还有上一道工序中的调浆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先小火慢炒,鸡茸一边凝固一边被翻炒开来,在锅里开始渐渐呈现出雪花般美丽的色泽和状态。
    然后迅速出锅装盘。
    雪花鸡淖盛入盘中,洁白如雪,层层叠叠,真如一堆雪花般堆叠在盘中,形成了一座尖顶雪堆,盘子轻轻一晃,颤颤巍巍,鸡肉的香气扑鼻而来,非常淡雅舒服。
    最后撒上一点事先准备好的火腿沫,这一步叫加“蒙子”。
    这是昨天周砚特意请黄莺给他带的。
    这年代火腿可不好买,但飞燕酒楼绝对有。
    黄莺果然没让他失望,给他带了一小截,二两左右,纯瘦肉,品质极高。
    周砚开口只要一两,黄莺还是相当大方的,他给他们兄妹俩免了一顿饭钱,把人情给还上。
    雪花鸡淖用的火腿只是起到一个点缀效果,用量相当少,切的碎碎的,撒一点在面上。
    红色的火腿肉和雪白的雪花鸡淖一碰撞,白里透红,色泽可太漂亮了。
    状如云朵,轻盈蓬松,堆叠如积雪,洁白无瑕。
    【一份完美的雪花鸡淖】
    周砚眼底已经弹出鉴定结果。
    色彩的搭配,也是川菜美学的重要一环。
    就像满盘的鲜红辣椒段,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但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这比肉还多的辣椒段炒出来的干锅,可能还不如连辣椒都没见着的衢州鸭头辣。
    “这道菜看着好漂亮哦!”
    “这个师傅年纪不大,厨艺相当有水平!”
    围观的宾客们赞叹连连,好不好吃没尝过不知道,但这卖相是相当好的。
    沈少华在旁边认真观察着,笔尖在纸上刷刷写着,今天新闻的主题他都已经想好了,华侨万里寻亲·寻味之旅,孔派四代传承人再度复刻经典川菜,雪花鸡淖的回响震耳欲聋。
    两件事当中,周砚都充当了关键角色。
    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是主角。
    “当真如雪花一般!美的不可方物!”钱思远忍不住赞叹道,然后冲着一旁的拿着相机的摄像师招呼道,“胡摄影师,请把这道菜拍一下。”
    他今天把嘉州市照相馆的摄像师请了一位过来,负责拍摄合照留念,也好带回美国给其他兄弟姐妹们分享。
    母亲出身于孔派世家,如今孔派传承欣欣向荣,他与有荣焉,自然非常乐意记录这一幕。
    也就是他们这些外国人不许带相机入境,他可有太多东西想要拍摄记录的美好瞬间了。
    “这真是雪花鸡淖!”孔庆峰一脸赞叹道:“和当年老罗做的一模一样!不塌不水,堆叠在一起,撒上火腿碎,就像是一座雪山一般,颜色太漂亮了!”
    当年老罗怎么做雪花鸡淖他没看过,但成品他见过,甚至亲自品尝过,味道记忆深刻。
    如今周砚复现这道名菜,可谓是有模有样。
    要说最激动的,当属站在周砚身旁的罗汉。
    看着盘子里装着的雪花鸡淖,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震惊、欣喜、怀念的情绪在脸上流转,最后通通化为了激动。
    二十六年了!
    他再一次看到了一份如此完美的雪花鸡淖。
    当年的小罗已经成了别人口中的老罗,一如他的老汉和爷爷那般,在乐明饭店度过了自己的半生。
    周砚从旁边抓了一把勺子,第一个递给了孔庆峰,第二个递给了罗汉,然后给一旁的记着沈少华和钱思远,还有在旁边看着的师叔伯们都递上勺子,笑着说道:“雪花鸡淖就得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