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490验证猜想(第1/2页)
490
杜若言立刻化身解说员,言简意赅地把江南和张俊的核心分歧复述了一遍,重点突出了张俊那个“利用噪声驱动纠缠”的激进观点以及江南对其现实可行性的尖锐质疑。
他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当扎实,几句话就把复杂的物理图景勾勒出来。
吴风止听完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眼神慢慢变得认真又凝重。
他拿起张俊那张画满符号的演算纸,仔细看了片刻,又拿起江南在旁边标注了关键质疑点的期刊论文,沉思的看了许久。
江南脸上一片平静,张俊则显得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攥成拳头。
良久,吴风止放下纸张,抬头扫过江南和张俊,眼里闪过一抹复杂的欣慰之色。
他没想到,几个学生的思考居然能达到这种深度这种广域。
江南的出色在他意料之中,不过邮电大学的这几个学生能提出这些相当让人惊喜。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张俊啊,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说,触及到了量子开放系统研究前沿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
张俊的眼神瞬间亮起。
但下一刻,吴风止话锋一转。
“但是,江南的质疑,点在了最关键的痛处上。”
吴风止拿起笔在张俊的草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特定条件’、‘特定配置’、‘微妙平衡点’……这些都是理论物理中很有意思的‘可能性’,但也往往是实验物理的完全达不到的地方。现实世界的噪声是混沌又不可预测的。想要精确控制耦合强度,在噪声中捕捉到你设想的那种‘协同效应’的瞬间闪光,这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吴风止的目光转向江南:“江南的严谨是对的。工程实现的确是目前最大的瓶颈。”
他又鼓励得看向张俊,“不过,你这股子‘敢想’的劲儿非常宝贵!科学史上很多突破,最初都源于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想法。你的模型虽然目前还很粗糙,论证也不够严密,但这个方向性的直觉值得肯定。它提醒了我们对退相干的理解或许还存在更深的的层次。只是,”
吴风止长叹一口气,“只是这需要更扎实的理论构建和更精妙的实验设计去探索和验证。目前,学术界对此尚无定论。我也给不出你们想要的明确答案。”
居然没有定论!
这个结论听得在场所有人都有些遗憾,张俊更是满脸暗淡得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落。
杜若言看着张俊沮丧的样子,小声凑到吴风止身边:“吴老师,我记得交流会上您提过一嘴,说隔壁航空大学国家实验室那边刚引进了一套新的超导量子比特平台?好像就是专门用来研究复杂环境下的量子退相干和纠错机制的,而且精度非常高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90验证猜想(第2/2页)
吴风止有些意外地看了杜若言一眼:“对,是有这么回事。他们的九章平台二期刚调试完成,开放申请还没完全开始。怎么,你有想法?”
杜若言狡黠得笑了笑,眼里闪过一点小得意:“想法确实是有一点。我有个高中同学叫王正,就在航空大学物理系读研,正好就在那个九章实验室打下手呢!关系挺铁的!”
他转头看向江南和张俊,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怎么样二位理论大师,纸上谈兵分不出胜负,敢不敢去真刀真枪的实验室里碰一碰?看看在真实的量子比特上,到底谁的直觉更接近现实?噪声是纯粹的破坏者,还是潜藏着我们没发现的力量?!!”
这个提议瞬间在在场所有人的热情点燃。
张俊猛地抬头,脸上的失落和遗憾被验证猜想的激动取代。
居然真的有办法验证猜想,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他立刻转头看向江南,眼神里兴奋和渴望交织。
江南的目光与张俊炽热的视线相撞,也难得被他的热情感染点燃了学术好奇心。
连自己老师都无法定论的问题,现在有一个全新顶尖的实验平台能验证……这对任何一个真正热爱物理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他没有丝毫犹豫,迎着张俊的目光重重点了点头。
“好!”
张俊兴奋地大力拍手,然后立刻嗷嗷叫原地蹦了起来。
原来是太过激动,刚才一巴掌直接把自己手心拍肿了,龇牙咧嘴喊痛得样子看得江南忍俊不禁。
“你悠着点,别到时候能顺利去实验室了,你这手却挂彩得不能用!”
“那不会不会,我现在马上就好!这就好了!”
生怕耽误去实验室验证猜想,张俊连忙摆手证明自己压根没问题,但强行忍痛的模样反而又引发一片笑声。
杜若言一边掏出手机一边往外走打电话:“等我消息!我这就联系王正!”
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
王正是个靠谱又热心的学长,一听是理工大学和邮电大学的学生对前沿实验感兴趣,而且问题非常有针对性,立刻表示可以帮忙安排。
他正好今晚负责实验室的部分数据记录,有权限带人进去参观学习。
事不宜迟,江南、张俊、杜若言三人迅速收拾好东西,在落日余晖中匆匆赶去了隔壁的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