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汉献帝啊,你可千万别病倒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孙策又率部攻占庐江郡,尽得江东六郡,成为汉末割据一方的诸侯。
    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在出猎途中就被仇人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身亡,终年二十六岁。孙策死前,遗命其弟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仅以四年多时间就攻占江东六郡,开创了孙吴建国的基业。
    时人对孙策评价颇高,认为他勇谋兼备、善于用兵但郭嘉却认为孙策轻率而无防备,终将死于匹夫之手,两晋时期如陈寿、傅玄、孙盛等人盛赞孙策的勇武与才略,平定江东,任用贤能。
    后世学者同样认可孙策的功绩,倘若他能活得久一点,定会成为曹魏心腹大患;但仍有人认为孙策虽勇武有余,却以身犯险,缺乏君王风度。)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司徒袁汤之孙,司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袁术年少时被举孝廉,历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祸乱时袁术为后将军,后任南阳太守。
    初平元年,袁术跟随其兄袁绍共同讨伐董卓。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
    初平四年,又率领士兵在九江击杀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刺史,兼称徐州伯。
    建安二年,袁术利用编造的符命在寿春自立为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
    但由于袁术部下人心不稳,战场上又被吕布、曹操所败,于是将皇帝称号送给袁绍,自己则去投奔袁绍之子袁谭。
    建安四年,归顺袁谭未果于九江呕血而亡。
    袁术曾任扬州刺史,割据扬州、自立为帝,最后争霸失败,死于九江,葬于淮南。被后人评价为“勇而无断、无德无谋。”)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后被举孝廉,任辽东属国长史。
    在辽西与乌桓、鲜卑人作战期间,组建“白马义军“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也被称作“白马长史“。初平二年,与袁绍在界桥对战,因败退回幽州。
    初平四年,公孙瓒斩杀汉室宗亲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占据幽州之地,实力大盛。
    此后,公孙瓒又与袁绍为争夺北方多次开战,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战略形态转为保守,士气不足,渐失部下信任,建安四年,袁绍设伏,公孙瓒中计大败,被困高楼,引火自尽。)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国国相、少府,世人也称其孔北海、孔少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就知道让梨给兄长;十岁时曾独自一人拜会“天下楷模”、河南尹李膺。
    十一岁时父亲孔宙过世,他哀伤过度,以致要人搀扶才能起立行走,官府表彰了他的孝行。
    十七岁时因留宿党锢案逃犯名士张俭,他与母亲和兄长孔褒抢着承担罪责,从而名扬士林。
    其后,州府多次邀请他做官,孔融都婉言推辞,直到司徒杨赐聘请其做掾属[,他才接受,由此步入仕途。
    曾历任侍御史、虎贲中郎将、北海国国相、青州刺史、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建安十三年,孔融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捕丧命,卒年五十六岁,妻子和儿女也受到株连被杀。
    孔融能写诗,善作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他的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引喻精妙、气势充沛,颇受魏文帝曹丕喜欢,称誉其为“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散文代表作有《荐祢衡表》《难曹公禁酒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
    (韩遂,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都人。
    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聚众十万。
    先后击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引起天下骚动,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曾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来二人关系破裂。
    袁绍、曹操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马腾入京后,其子马超统领部队,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
    建安十六年渭南战役中,曹操接受贾诩建议用反间计离间关中诸将。
    马超、韩遂等部中计,各自为战,互不救援,被曹军各个击破。
    其后马超、韩遂领军败走西凉。
    韩遂渭水之战败于曹操后,从此一蹶不振,但仍然能在陇西一带纵横,多次与曹军交锋,直到病死陇西,被部将砍下头颅,送给曹操。
    韩遂作为人质的子孙都被曹操处死。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他的父亲马平曾任天水郡兰干县尉,后因失官而流落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了马腾。
    在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