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资料洪流,解密之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京城郊外,军工厂深处的秘密实验室,此刻正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而忙碌。
    从文化用品商店查获的所有设备和资料,都被小心翼翼地运送到这里,等待着最专业的分析和解读。
    这里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技术专家、密码破译员和情报分析师,他们将在林逸和李卫民的指挥下,对这个隐藏在城市肌理下的间谍网络,进行最彻底的剖析。
    林逸没有休息,他亲自坐镇实验室,与技术人员一同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解密之战中。
    他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可能隐藏着比黄金更珍贵的秘密,关乎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未来。
    首先是那台精密的微缩印刷机。
    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对其进行拆解和研究,试图还原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痕迹。
    他们发现,这台机器经过了高度的定制和改装,能够将信息压缩到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缩胶片上,或者直接通过特殊墨水印刷在看似正常的纸张、布料甚至塑料制品上。
    “这台机器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很多设计思路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
    一名技术专家向林逸汇报,“特别是它的墨水配方和印刷头精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林逸皱了皱眉,这意味着他们的对手在技术领域也拥有相当的实力。
    接着是那些老旧但经过改造的电台。
    这些电台体积小巧,发射功率可调,而且能够快速切换频率,极难被侦测到。
    它们是这个网络进行即时通讯和紧急联络的重要工具。
    而最核心的,是那些被查获的大量文件和微缩胶片。
    密码破译员们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资料,眼睛都花了。
    那些加密电码本、手写的暗语笔记、以及微缩胶片上的信息,如同天书一般,需要他们逐一进行比对、分析和破译。
    林逸则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份从保险箱里搜出的“绝密文件”上。
    文件上的铅笔字迹潦草,但林逸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此前对宋明远、史密斯等人口供的理解,隐约觉得这些字符和图案并非随机组合,而是某种更高级别的暗语或符号。
    “这些符号,有没有在其他资料中出现过?”
    林逸问身边的情报分析师。
    分析师们立刻在所有已知的资料中进行交叉比对,包括史密斯和宋明远的口供记录、他们截获的电报、以及从文化用品商店搜出的其他笔记。
    “报告林总工!这些符号……似乎与宋明远提到的一些高级联络方式有关!”
    一名分析师突然惊呼道,“他曾提到‘猎鹰’在某些公开场合,会通过眼神、手势或者携带特定物品进行短暂接触。这些符号,很可能就是他们之间进行信息确认或者传递指令的‘物品标记’!”
    林逸的心头猛地一跳!
    物品标记!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联络方式,通过在看似无害的物品上做出细微的标记,来传递信息或确认身份。
    比如,一本书的书脊上某个特定位置的划痕,一幅画的某个角落的笔触,甚至是一件工艺品的某个细微缺陷。
    他再次仔细观察那份绝密文件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有的像微缩的地图,有的像扭曲的文字,有的则像某种动植物的抽象图案。
    “将这些符号,与京城近期所有大型会议、展览、文艺演出等公开活动的背景资料进行比对!”
    林逸立刻命令道,“特别是那些与艺术、文化、科研相关的活动!‘猎鹰’和宋明远都对艺术感兴趣,这可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
    这项工作量巨大,需要将海量的公开信息与这些复杂的符号进行关联。
    然而,林逸知道,这可能是找到“猎鹰”的关键突破口。
    与此同时,“雕刻师”的审讯也在紧张进行。
    与宋明远不同,“雕刻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型间谍,他对组织的信仰并不坚定,更多的是出于利益或者某种胁迫。
    “你叫什么名字?”
    李卫民坐在审讯桌前,看着眼前这个戴着老花镜、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颤抖着,低声说道:“我……我叫赵德胜……”
    “赵德胜,”
    李卫民重复着这个名字,“你的代号是‘雕刻师’,你负责管理文化用品商店,为境外情报机构处理和分发情报。这些,你承认吗?”
    赵德胜身体一僵,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做这些?”
    李卫民问道。
    赵德胜眼中流露出痛苦和无奈:“我……我年轻的时候,犯过一些错误……被人抓住了把柄……他们威胁我,如果我不配合,就会毁了我……毁了我的家庭……”
    他的供词证实了文化用品商店确实是情报处理中心,他也承认了自己负责微缩印刷、信息加密和分发的工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