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太子爷今儿是不是不顺畅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个吉日,可惜那小蹄子点儿背。
    逢上了太子临时有事。
    太子昨晚去了曹良媛院里。
    而今儿个四月十八,后日二十,是太子照例在嘉荣堂留宿的日子。
    照太子的性子,今明两日和接下来的整个四月下旬大抵都不会来后院了。
    如此,她把那小蹄子的侍寝日子排上也无济于事,只能等到下个月。
    庞嬷嬷还是想让槛儿尽快侍寝。
    若不然拖久了,保不齐真让曹良媛抢了先。
    当然,皇家注重子嗣,自是没有“正妻诞子前妾室不得生子”的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8章太子爷今儿是不是不顺畅啊?(第2/2页)
    可古往今来,有子的宠妾和正妻嫡子那就是天敌,皇家历来可不少宠妃所出的皇子最后坐上那个位置的。
    就譬如当朝魏贵妃和她所出的三皇子睿王,如今便是中宫一系的劲敌!
    “若不,后日您再同殿下商量一下吧,还是尽快让那蹄子侍寝较为保险。”
    庞嬷嬷试着劝道。
    郑明芷不耐烦:“再看吧。”
    后院进新人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王府和高门大户里都不值得一提。
    但放在东宫,性质就不一样了。
    尤其现今太子二十有一,后院的女人却少得可怜,子嗣也还不见影儿。
    目前虽还未有什么流言传出,但宫里宫外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东宫,谁知道有些人暗中存着什么心思。
    而东宫后院进人内务府要派人打理宫室,消息自然瞒不住,这种事也没必要瞒。
    这不?
    今早后宫妃嫔到坤和宫给裴皇后请安时,魏贵妃便打头提起了这事。
    车轱辘话翻来覆去。
    其实就是想拐弯抹角从裴皇后口中打探点儿其他东西,顺便暗讽裴皇后,至今连个亲孙子孙女都没抱上。
    所幸裴皇后清楚魏贵妃的德行,三言两语就把人给噎得无话可说。
    宫人来报太子妃来了时,请安的妃嫔刚离开,裴皇后闻言将人宣了进来。
    郑明芷入内向裴皇后请了安。
    婆媳俩几句家常聊罢。
    裴皇后问:“那个宋昭训,宋槛儿,之前不是说生了孩子再给位份,怎么突然改主意了?听说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妃找人替自己生孩子,事关太子子嗣,郑明芷一个人做不了主。
    因而除了太子和她。
    裴皇后和元隆帝也知晓此事。
    时下娶妻讲究门第身份,纳妾就不一定了,寻常高门大户如此,皇家亦然。
    所以对于此事,元隆帝未置一词。
    他也没功夫管太子后院的事。
    这事便落到了裴皇后头上。
    裴皇后知道了儿媳要送到太子跟前的人是谁后,便让心腹去查了槛儿。
    样貌、身世、人品什么的。
    确定此女无可疑之处。
    她便把事情全权交由郑明芷了。
    要小两口做决定的事,她一个当婆婆的插手太多,没得讨儿媳的嫌。
    “回母后,是殿下的意思。”
    郑明芷温婉道。
    “我也是昨儿听海顺来传口谕时才知晓的,至于殿下是何意,儿媳并不清楚。”
    裴皇后沉吟:“一个名分罢了。”
    “儿媳也这么想。”
    郑明芷笑着说。
    “左右日后她生了孩子,也要抱到嘉荣堂去养,名分早给晚给都差不多。”
    裴皇后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旋即又舒展了眉宇,语调温和道:
    “是这么个理儿,但孩子这事也急不来,太子能在二十五岁前有儿有女便足矣。”
    其实让裴皇后来看。
    太子于女色上寡淡并不是什么坏事。
    纵观古史。
    不是所有皇家子弟都妻妾成群,制衡朝堂也并非只宠幸妃嫔这一种手段。
    像是明祖皇帝,终其一生只发妻皇后一个女人,大靖皇族照样延续至今。
    这是其一。
    其二是陛下近几年对东宫的态度。
    太子是中宫嫡出,有康国公府这个历经四朝,手持铁券丹书的外家为后盾。
    又打小敏而好学,贤名远扬。
    且几个成年皇子中,太子的样貌最像元隆帝。
    过于完美了。
    储君,不需要太过完美。
    所以子嗣得要,但不急于一时。
    这些道理裴皇后先前暗示过太子妃,但对方显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裴皇后也就懒得再说了。
    横竖孩子早晚都得有。
    就是太子那病……
    虚伪!
    郑明芷面上笑着,心里暗暗撇嘴。
    储君怎可能不注重子嗣?
    裴皇后有此一说,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她自己的贤名,也免得被人指摘,说她做婆婆的逼儿媳给丈夫纳妾。
    当真是虚伪!
    裴皇后没错过郑明芷眼底那抹转瞬即逝的讥诮,她忽然什么都不想说了。
    随便寻了个由头把人打发了。
    等人走了,裴皇后靠着椅背叹出一口气。
    坤和宫的管事冯嬷嬷端了茶来。
    “娘娘叹什么气,殿下后院进人是喜事啊,还是殿下自个儿纳的,许是那位宋昭训真合了殿下的心意呢。”
    裴皇后接过茶盏,有些失笑。
    “太子的性子你还不清楚?我看他抬举那小昭训多半是跟太子妃较着劲。”
    这话冯嬷嬷不好接。
    只能岔开话头,说些“殿下打小行事有度,娘娘不必忧心”的宽慰话。
    殊不知历来行事有度的太子,今日一整天的言行都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最明显的。
    便是太子爷每回去净房都要绷着张俊脸,低头看半晌,神态若有所思。
    “干爹,您说咱爷今儿是不是不顺畅啊?”
    傍晚,元淳宫。
    袁宝候在净房外,小声跟自家干爹咬耳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