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纸面皆顺,心底不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62章纸面皆顺,心底不安(第1/2页)
    绍城,喜来登酒店,套房内。
    杨鸣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一份表格,密密麻麻的数字,债务明细,资产清单,现金流分析。
    他手里夹着根烟,烟雾在空调吹出的冷风中缓缓散开。
    对面坐着王小雅。
    职业套装,齐肩短发,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她跟着赵华玲已经七八年了,从赵华玲去江城的时候就跟着。
    一开始只是个普通助理,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
    财务分析、法律文件、商业谈判,很多事情赵华玲都直接交给她处理。
    这次来绍城,也是赵华玲派她来协助杨鸣。
    王小雅面前也有一台电脑,还有几份纸质文件。
    她翻开其中一份,开始汇报。
    “鸣哥,这是纺织厂的详细资料。”
    杨鸣抬起头,示意她继续。
    “华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王小雅说,“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3000万。主营业务是高端面料生产,包括印染、烫金、后整理等一体化服务。”
    她顿了顿,翻到下一页。
    “厂区占地8万平方米,位于柯区工业园,厂房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备包括进口印染生产线三条,烫金设备五台,后整理设备若干。设备账面价值4200万,评估机构给出的市场价值约3500万。”
    杨鸣在电脑上调出一份资产评估报告,对照着看。
    “土地是租的还是买的?”他问。
    “买的。”王小雅说,“工业用地,50年产权。当时拿地成本1500万,现在市场价至少3000万。”
    “厂房呢?”
    “厂房是自建的,当时投入2000万,现在评估价值2500万左右。”
    杨鸣点了点头。
    土地3000万,厂房2500万,设备3500万。
    固定资产总价值9000万。
    “员工情况?”
    “在职员工280人。”王小雅说,“技术工人150人,管理人员30人,其他100人。月工资总额约200万。”
    “现在还在生产吗?”
    “停了。”王小雅说,“三个月前停产的。工人大部分遣散了,留了二十几个人看厂。”
    杨鸣吸了口烟。
    停产三个月,设备闲置,技术工人流失。
    这些都是损失,但也意味着,重启的成本可控。
    “说说债务。”杨鸣说。
    王小雅翻到另一份文件。
    “总债务4700万。”她说,“银行贷款2500万,农商行和工商行各1250万。供应商欠款1200万,涉及二十三家供应商。民间借贷1000万,三个债主。”
    “银行贷款抵押了什么?”
    “土地和厂房。”王小雅说,“农商行抵押了土地,工商抵押了厂房。设备没有抵押。”
    杨鸣在纸上写着什么。
    土地厂房都抵押了,这是预料之中的。
    但设备没抵押,这是个好消息。
    “供应商欠款的账期?”
    “最长的两年,最短的半年。”王小雅说,“大部分是一年左右。我拿到了详细清单,二十三家供应商,最大的一家欠款350万,最小的15万。”
    “民间借贷呢?”
    “三个债主。”王小雅说,“最大的一个姓赵,绍城本地人,借了600万,月息3分,已经欠了一年多,本息加起来接近900万。第二个姓孙,借了250万,月息2分。第三个姓钱,借了150万,月息2分。”
    杨鸣皱了皱眉。
    民间借贷,高利息,这种债最难处理。
    “这三个人什么背景?”
    “赵老板在当地有些势力,做建材生意。”王小雅说,“孙老板是做外贸的,钱老板开典当行。”
    杨鸣点了点头。
    “工厂老板呢?”
    “冯华,52岁,绍城人。”王小雅说,“2008年创办这家工厂,前些年生意不错,每年营业额上亿。这两年纺织行业不景气,加上他自己经营不善,开始亏损。去年亏了2000多万,今年上半年又亏了1000多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62章纸面皆顺,心底不安(第2/2页)
    “他现在在哪?”
    “跑了。”王小雅说,“三个月前,债主上门要债,他连夜去了泰国。现在应该还在曼谷。”
    杨鸣掐灭烟头。
    冯华跑路,留下一堆烂摊子。
    债主要钱,工厂停产,员工遣散。
    对别人来说,这是不良资产,碰都不想碰。
    但对杨鸣来说,这是机会。
    固定资产90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