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朱龄石的联姻十分顺利。
    朱刘两家都起自沛县,虽然早些年朱氏混的比较好,但如今刘道规早已名震天下,可以说是晋室的实际掌控者。
    朱氏自然不会拒绝。
    联姻本就是一种态度,意味着朱氏兄弟默默站在自己这一边。
    如今兄长刘裕手下势力,还有沈、臧、檀、孟等武宗,以及江东虞、孙、孔等豪族,这两年一面打压高门,一面与司马家联姻,将那些高门调教的服服帖帖,取得了王、谢、褚、殷等豪族的支持。
    可以说,现在建康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团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权柄本来就是一头猛兽,而掌握权柄之人更是一头猛虎。
    刘道规不得不未雨绸缪。
    尤其在这个时代,想要避免兄弟阋墙,必须有制止阋墙的实力。
    权力的交接从来都是凶险万分。
    父子之间尚且血溅三尺,更别说兄弟之间。
    刘道规相信兄长刘裕,却不相信他身边的人,而且当年的承诺只在兄弟两人之间,这个新的利益团体认不认还是两回事。
    手中不捏着刀,任何承诺都没有说服力。
    经过半年的“剿贼”,蜀郡、汉嘉、巴东、犍为、朱提这些挨着成都的郡基本被肃清,没被肃清的也避入深山之中,不敢出来放肆。
    刘道规望着更南面的越巂、牂柯、建宁、永昌、云南这些郡还未涉足其中。
    不过眼下实在没有精力。
    南中与蜀中虽然挨着,却是两个地域板块,南面极为广阔,大山连绵,很多地方人迹罕至。
    “大将军何不效仿蜀汉设置庲降都督府?”垣苗谏言道。
    “庲降都督府?”
    建安十九年,刘备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太守邓方为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
    魏吴蜀三国虽然分裂,但都在向周边扩张,曹魏向河湟西域开拓,孙吴向岭南、南洋拓展。
    蜀汉在北伐的同时,也在悉心经营南中,其设置的庲降都督府,区域极其广大,包含一部分黔中、古滇国,以及更南更西面的疆域。
    自建安二十年(215年)设置,至蜀汉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存在了四十多年,最后一任庲降都督霍弋,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方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晋室,随后出兵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既有旧制,沿用即可!”刘道规点头同意。
    庲降都督府存在了四十多年,不用重新勘探地界,重新设置郡县。
    刘备刘禅姓刘,刘道规也姓刘,八百年前还是同一个祖宗,继承蜀汉的成果,简直天经地义。
    垣苗和马耽率一众文吏在成都府库中搜寻。
    历朝历代都有保存典籍的习惯,连一个县都会写县志,蜀汉立国四十三年,很多记载还在,竹简虽然笨重,却能长期保存。
    这可能是华夏文明一直延续的原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耽在一堆竹简中翻出庲降都督府各种文牒,在舆图上大致恢复了南中的郡县。
    区域之广袤,几乎有两个成都平原。
    西域、漠北很多区域是荒漠,不能耕种,不适宜晋人居住,但南面的这些领土,四季如春,水土肥沃,资源丰富。
    经营起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君主之爱民,亦为其计深远。
    用蛮獠的血为华夏开疆拓土,一本万利。
    上山入伙,也要交投名状,蜀中的蛮獠想要加入华夏,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组建义从军,将驯化的蛮人、獠人编制起来,调归庲降都督府治下。”刘道规对女人财物没多大兴趣,唯独对开疆拓土孜孜不倦。
    自幼生长在京口,山川河泽、土地良田被豪强霸占,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自然对土地有着狂热的渴望。
    “儿以为此事稍待几年,蜀中刚刚收复,民力未复,粮草不足,且蛮獠只是表面臣服,若纵自南下,只怕故态复萌,当设置学校,大兴儒教,移风易俗,教化诸族,长此以往,即便蛮獠还有反心,其子嗣必然归心。”
    刘义兴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细。
    “我儿所言甚是。”刘道规深以为然。
    眼下不是经营南中,而是恢复蜀中。
    饭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一转眼,秋收即至,蜀中不愧是天府之国,仅是成都周围府兵屯垦的田地,就收获七十多万石稻粟。
    獠蛮耕种的田地收成要差一些,一来是因为俘虏他们时,过了春耕,补种的都是豆菽之类的短期作物,二来这些人耕种技术不可与晋民同日而语,加上很多蛮獠天性懒惰,播种之后,便再也不管了,任由田地里杂草丛生。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府兵自会治理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