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到五万,竟然上门来威胁他,脾气再好的人,也忍受不了。
    崔浩道:“此激将之法也,晋军兵锋正锐,刘道规剑指天下,气盖山河,当此之时,应暂避其峰,纵其西去,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此为上策也。”
    秦国兵力二十万,魏国也有三十万上下,晋军来势汹汹,以五万左右的兵力,以一敌二,虽然狂妄,但也不得不承认北府军的战力。
    振威将军娥清道:“中原北府军不到两万,我军十数万,难道还要避他们锋芒?传出去,国威何在,陛下颜面何在?”
    冀州刺史阿薄干也站了出来,“先帝起兵以来,何曾被人如此欺凌过?晋军主力皆在弘农,我军在平原南下,先去青州,再取徐州,十万铁骑南下,就算拿不下彭城,亦能捣毁江淮。”
    拓跋嗣本来听进去了崔浩的话,但二人动不动就“国威”、“颜面”、“先帝”的,让拓跋嗣的怒火又被挑动起来。
    按照鲜卑人的规矩,皇帝若是没有战功,那么皇位肯定坐不稳。
    这一次刘道规和刘裕欺负上门了,如果拓跋嗣还无动于衷,国中的这一群勋贵必然会轻视他。
    所以即便明知崔浩计策老成持重,拓跋嗣也不能听从。
    身为皇帝,要考虑的问题绝不止战争,还有人心……
    而且现在拓跋嗣也需要一场大胜增强威信,不然等等国策,都会面临问题。
    拓跋珪敢大刀阔斧的推行计口授田、改牧为耕等等国策,正是因为各种战功加身,国中勋贵豪酋无人不服。
    拓跋嗣却没有。
    打不得赢是一回事,手握十几万步骑,不敢应战,又是另外一回事。
    “陛下……”
    崔浩的话还没出口,就被拓跋嗣制止了,“传令长孙肥镇守河内,长孙肥与达奚斤围攻黎阳,他刘道规不是要打吗?朕就陪他打!”
    “皇帝英明!”帐中的豪酋勋贵欢呼不已。
    “陛下英明!”崔浩也钦佩不已。
    拓跋嗣调门喊得高,却并未失去理智,仔细一想,魏军并没有南下攻宋,而是扼守河北。
    本质上,还是在观望晋秦之战。
    而大军铺在黄河以北,也能最大限度的牵制晋军,彭城的晋军不到两万,肯定无法攻打河北,拓跋嗣年纪虽轻,城府极深。
    骑虎难下之势被他轻松化解。
    “报,北府军一万三千步骑,进入滑台!”这时斥候在大帐外禀报。
    “刘道规小儿咄咄逼人,欺陛下太甚!”娥清口口声声带着拓跋嗣。
    他并非鲜卑人,而是代郡的羌人豪酋。
    拓跋嗣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崔浩问道:“刘道规刘裕何在?”
    “俱在滑台!”
    滑台的对面的就是枋头和黎阳,枋头的背后则是邺城。
    经过拓跋嗣这几年的励精图治,邺城已经成为平城的南面屏障,亦是掌握河北的柱石所在。
    邺城动,河北也会跟着震动。
    晋军历次北伐,都是以邺城为目标。
    刘道规刘裕提兵北上,心思越发明显了,这不是伐秦,而是连魏国一并伐了。
    “狂妄!传令长孙嵩,可寻机与晋军一战,不求大胜,务必挫其气焰,破其锐气,扬我国威!”拓跋嗣拍案而起。
    长孙嵩是三朝老臣,十四岁便代父从军,参与魏国崛起以来所有大战,为人老成持重。
    而他麾下的三万骑兵,皆是南征北战的精锐。
    在拓跋嗣看来,就算不能击溃晋军,也能与这一万三千晋军斗个旗鼓相当。
    不过崔宏还是反对,“刘裕刘道规自起兵以来,皆以弱克强,今既提兵北上,必是百战精锐,我军固守枋头河内清河要津即可,彼求战不成,必全力西征,何必招惹他们?”
    “哼,你们晋人都是无胆鼠辈,被一万余众吓破了胆,我愿率本部四千精锐南下,必斩刘裕刘道规人头!”
    阿薄干是代北三姓之一,游牧于阿步干山,后来干脆以山为姓。
    拓跋珪定都平城,阿薄干率部来投,急于立功表现。
    崔宏是拓跋嗣的亲信,但在魏国并没有什么地位,随便一个鲜卑豪酋都能当面斥责。
    拓跋嗣非但不制止,还对阿薄干笑道:“将军勇武,朕准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