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权力受到损害的不仅是王愉,还有刘牢之,刘牢之的兵权也被分走一部分。
    还有刘道规的彭城太守,本就是冲着刘牢之来的。
    彭城是刘牢之的根基,上一任彭城太守正是刘牢之。
    司马元显此举是想加剧刘牢之与刘裕刘道规兄弟的对抗,以达到分化北府军的目的。
    “既然无异议,诸位且看下一议。”司马元显挥手,几名千娇百媚的侍女入内,手中托着金盘,盘内放着一道文牒。
    一步三晃的将文牒呈放在几人的案上。
    几人还没有打开看,张法顺起身,朝司马元显拱手下拜,“近日有麒麟现于蒋山,此乃祥瑞,又逢击退妖贼,皆世子治理有方,用人得当,如今琅琊王身体欠佳,不如转封会稽王。”
    司马元显至今还是琅琊世子,缺少名分。
    既然手握大权,自不甘人下,就算他安于现状,手下的这些人也想向前走一步。
    其父司马道子嗜酒如命,人称“酒醉相王”,早就不问朝事了,如同隐居一般。
    “这如何使得?汝等不是置我于火上靠?”司马元显连连甩手,但一双眼睛却在众人脸上扫来扫去。
    在座的有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连桓谦都在场,江左高门全都到齐。
    得到他们的支持,司马元显的琅琊王也就到手了。
    当然,这只是一次试探。
    琅琊王在晋室地位超然,晋元帝司马睿没有南渡之前,便是琅琊王,晋室第二位皇帝司马绍未登基前,也是琅琊王。
    还有晋康帝司马岳、简文帝司马昱,都是先为琅琊王,再登基为帝。
    “世子英明神武,治国有方,江左百姓赖之以安,当进琅琊王、骠骑大将军!”王愉最擅长见风使舵。
    其他王谧、谢重、桓谦等人也纷纷附和,“天下不可一日无世子,既有祥瑞现世,合当进位为王!”
    “世子若是推脱,便是弃江山社稷于不顾!”
    各种阿谀奉承的话滚滚而来,司马元显一脸勉为其难的样子,“既然诸位如此抬举,某却之不恭……”
    平阳城。
    “建威将军,彭城太守,以后这淮泗就是咱们的了!”刘遵笑的合不拢嘴。
    朝廷难得大度一次,给的都是实职。
    尤其是彭城太守,至关重要,整个淮泗的核心就在彭城,北方流民南下,首当其冲的便是此地,人口不下十万。
    彭城也是淮北第一大城。
    刘道规心花怒放,但戴耆之却拱手道:“将军万不可接受彭城太守,当推辞之,还要上奏刘都督!”
    刘遵一听就炸了,“凭什么,彭城又不是刘牢之的!”
    刘道规却是心中一动,虽然不怎么精通阴谋诡计,在这方面比不上戴耆之,但朝廷的意图,还是知道的。
    这明显是在拱火,彭城一直都是刘牢之的根基。
    太元九年(384年),刘牢之跟着谢玄北伐,攻占谯郡,派手下亲信戴宝率兵镇守,随后晋升为龙骧将军、彭城太守。
    在此经营十余年。
    刘牢之虽然现在不是彭城太守,但其势力仍在。
    “你说的不错,我们彭城刘氏不能内讧,你写两份奏疏,一份给建康,一份送给刘牢之。”刘道规从谏如流。
    其实也用不着争,刘牢之常年镇守京口,如今更是远在山阴。
    有朝廷的诏令在,彭城跑不了。
    泗水之战后,彭城已经归心于自己。
    不过吃相不能这么难看,当以退为进,先给刘牢之打个招呼。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咱们的东西跑不了,不是咱们的,争也没有用!”
    “将军英明!”戴耆之小眼睛转了转。
    刘牢之连续走错路,遭士族门阀嫉恨,又与北府军将离心离德,他还能在北府都督的位置上待多久都是个问题。
    两份奏疏写好,言辞谦卑,文采一流,极力吹捧刘牢之,隐隐有为他鸣不平之意。
    反正此次大胜,收复失地,全是朝廷的英明、刘牢之的提携,刘道规只是适逢其会而已,眼下多事之秋,北府当与朝廷上下一心,共克时艰。
    “以你的才干,这么多年只是一介浊吏,朝廷实在有眼无珠。”刘道规反复看了几次后,赞叹不已。
    戴耆之心思用在正处,绝对一方良吏,只是眼下时局,容不得实心用事之人。
    “属下出身江左寒门,入不了朝廷眼,这么多年东奔西走,却每况愈下,幸遇将军,方有用武之地。”
    戴耆之也是一脸感慨。
    隔了几日,建康传回的消息令人侧目。
    司马元显免了司马道子琅琊王的爵位,改封会稽王,非但继承琅琊王,还给自己加授尚书令、侍中、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黄钺、班剑二十人……
    标准的权臣路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