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广固这种坚城一天两天打不下来。
    刘道规也做好了长期围困的打算。
    粮草就食于青州各郡县,刘道规派出督吏向各地催征粮草,彭城、下邳、建康粮草不必转运,只从氶城运来弓箭和其他军械。
    能在青州种田的,就算不是晋人也是汉化的羌氐、乌桓、鲜卑、匈奴等族,对晋室的认同感较高。
    汉魏时期,就有大批的乌桓鲜卑匈奴定居在黄河两岸,不仅为曹魏提供粮草,还提供兵源。
    而晋室虽然南渡,正统性仍是最高的。
    刘道规一纸军令下去,粮草从各郡转运而来。
    陆陆续续还有五六千的义从军、乞活军赶来。
    看着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义军”,刘道规不禁怀疑他们是来蹭饭的。
    不过来者极是客,一天两顿粥还是能保证的,就当是赈济难民了。
    任何时代,任何族群,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之后几日,每天都会不定时的让俘虏军佯攻几次,消耗城中士气,北府和西府精锐则养精蓄锐,趁机休养生息。
    刘道规趁着空闲,组建了一支四千人骑兵。
    从西府北府中的精锐选拔,每人两马,号“虎卫军”,以刘怀默、刘恶郎为骑将,以缴获的马凯组建三百人的“具装虎班突骑”。
    又从俘虏和投奔的各族军中选拔勇士,组成一支两千人的义从骑兵,编入虎卫军中,作为协从军。
    所有骑兵全部由刘道规直辖。
    既不属于西府,也不属于北府。
    如果将来有了养马地,刘道规准备将所有西府北府精锐配上战马,补齐最后的一块的短板。
    北府西府很多老卒是北方人,骑术水平不差,甚至不少人会骑射。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一千年前,骑射就是汉家男儿的看家本事,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年头,会骑马的士卒不少。
    不过马有了人有了,不等于就是骑兵。
    还需大量的磨合、训练、实战。
    刘道规让他们直接进入河北劫掠,以战争学习战争,顺便给拓跋珪找点乐子。
    拓跋珪十五万大军在洛阳驻扎了一个多月,却迟迟没有动手,也不知在弄什么。
    “报,燕虏尚书垣尊、京兆尹垣苗逾城而出,归降将军!”斥候前来禀报。
    “哦?快快请来!”
    刘道规心中一喜。
    交战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有这种级别的官吏投奔。
    垣尊和垣苗都是慕容超的亲信,他们冒这么大风险出城投降,说明城中形势不妙。
    “罪臣拜见将军。”
    “两位何罪?请起。”刘道规扶起两人。
    “慕容超大势已去,我等屡次劝其归降,皆不纳,我等皆是晋人,不忍与父母之邦刀兵相向,只能出城投降将军,以求苟活性命。”
    二人极其坦诚,反而赢得了刘道规的好感。
    “两位皆饱学之士,今乃弃暗投明也,不知可有破城之法?”
    北方士人在乱世中摸爬滚打,反而都有真才实学。
    二人互望一眼,年长的垣尊拱手道:“慕容超生性残暴,每有小过,动辄车裂,城内士民皆不敢叛,将军攻心之计必无所成也。”
    刘道规一阵郁闷。
    当年石虎更残暴,后赵却稳如泰山,姚弋仲、苻洪、段龛、翟斌这些人在他手上老老实实,北地晋人如同牛马一般被其驱使。
    四十万大军攻打前燕,被慕容恪两千精骑击败,返回邺城,还是没人敢起兵造反。
    在这年头,残暴并非一个君主的缺点,有时候反而是优点。
    苻坚倒是仁慈,灭国之后,一个敌国宗室都不杀,反而高官厚禄,淝水惨败,根基还在,西域还有吕光的十万西征军,却叛乱四起,人人皆反……
    垣苗道:“欲破广固,当寻一人为助!”
    “何人?”刘道规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如果攻心之计没用,要攻破广固,至少半年。
    苻坚当年十七万大军,在襄阳城下苦熬了一年多,出了叛徒,方才破城。
    垣苗道:“尚书郎张纲,此人擅打造攻城器械,可比鲁班,当初广固城在他手上加固,慕容超宫殿皆此人修筑。”
    “此人不在城中?”
    他兄弟二人既然说出此人,肯定有机会。
    “两个月前,将军还未围城时,便被派去向秦国求援,算算时间,近日当归也,将军可令斥候侦骑搜寻历城、梁邹一带,必有所获。”
    “大善!”
    刘道规立即下令孟干之全力搜寻此人。
    垣苗还画出样貌,标注了外貌特征,长脸,左眼下有到箭疤,身高五尺七寸,荥阳一带口音……
    洛阳。
    拓跋珪不是不想动,而是被毛德祖、沈庆之、萧承之、辛恭靖几部人马牵制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