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你愧对手中的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常长老闭关多年,且性情冷清,与宗内许多人并不相熟。
    她认不出不奇怪,郁岚清却是一眼就看出来……
    这出剑的方式与习惯,分明就与另一个人一模一样。
    长渊剑尊!
    常长老辨不出这出剑的习惯,却不缺机敏,郁岚清的提示一出,她立马不再手下留情。
    展开的剑势全力压了上去,手中的剑也一连挥动数下,在无数剑意、剑气包裹住彭添真君的同时,自己也提剑正面迎了上去。
    两人先前一边倒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然而彭添真君并未理会面前......
    山雨欲来的时候,阿岩正坐在问心树下教一个盲童读唇语。那孩子生来无耳,却极聪慧,靠观察口型与人交流。他捧着一本残破的《真言论》抄本,指尖在字间缓缓移动,像在触摸某种神圣的纹路。
    “‘言为心声’……”他喃喃念道,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可若心已被锁住,还能说话吗?”
    阿岩没有立刻回答。他抬头望向北境上空??那里原本常年阴云密布,如今却被问心树的光芒撕开一道裂口,金色灯火如星河流转,在夜幕中勾勒出无数张开口的面孔。每盏灯,都是一个人鼓起勇气说出的第一句话。
    “能。”良久,他才说,“只要你还想说,就一定能。”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穿灰袍的信使跌跌撞撞奔来,膝盖跪地时扬起一片雪尘。他是从南疆赶来的联络人,衣襟上沾着干涸的血迹,怀里紧抱着一卷用油纸层层包裹的竹简。
    “先生……南疆……出事了。”他喘息着,声音嘶哑,“正音司虽已废除,但新设‘静语堂’,以‘净化言语’为名,强征百姓入‘默修营’。凡曾传抄《真言论》者,皆被列为‘心毒未清’之人,送去洗脑焚舌。已有三千余人失踪,其中包括李阿牛的女儿。”
    阿岩的手猛地攥紧。李阿牛是他最早结识的伙伴之一,那个憨厚少年曾一路护送竹简南下,途中为躲追兵,在荒野啃食草根活命。后来他成了南方书院的讲师,女儿小禾更是第一个将《归心医典》译成俚语传播的孩子。
    “他们抓她做什么?”阿岩声音低沉。
    “她说了一句话。”信使抬起头,眼中含泪,“她在集会上说:‘如果沉默是修行,那这世间最该闭嘴的,是那些杀人的人。’当晚就被带走。”
    风忽然停了。问心树的叶片不再摆动,整片林子陷入死寂。片刻后,一声清脆的断裂声响起??一根枝条自行折断,坠落在地,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这是问心树的警示:有真心之言被强行抹去。
    阿岩缓缓起身,左手金纹隐隐发烫。他知道,这不是偶然的报复,而是一场系统性的反扑。旧势力从未真正退场,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字,继续封喉、割舌、篡史。这一次,他们甚至学会了伪装慈悲,把压迫包装成“疗愈”,把禁言称作“清净”。
    “老师,我们该怎么办?”盲童仰起脸,虽然看不见,却仿佛感知到了空气中的沉重。
    阿岩蹲下身,轻轻握住他的手:“你记得我教你的那首歌吗?”
    “记得。”孩子点点头,“《听者在》。”
    那是阿岩编的一首简单童谣,旋律源自林昭留下的桃木笛曲,歌词只有三句:
    >听者在,不在高台,
    >在灶前,在田埂,在铁链断裂处。
    >若无人听见,我就成为声音本身。
    “去唱吧。”阿岩说,“带着它走遍七十二村,走到每一个被关押过的地方,站在墙外唱。不要怕,也不要停。”
    孩子郑重地点头,接过老师递来的竹笛??那是仿制的,无法共鸣灵魂,却足以传递信念。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像一粒火种投入黑夜。
    当夜,阿岩独自登上问心树顶端。树冠高达百丈,盘根错节如巨龙卧雪,每一盏灯都映照着一段未曾遗忘的记忆。他闭目凝神,将手掌贴于主干核心,再次吟诵那句古老的咒语:
    >“以痛唤痛,以心照心。”
    刹那间,万千悲鸣涌入识海。
    他看见南疆的“默修营”??一座建在古矿坑深处的巨大牢笼。墙壁由吸音石砌成,能吞噬一切声响;囚犯们被迫日日抄写“悔过书”,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都要经过审查。一旦检测到情绪波动,便会遭到“静脉针”刺击,导致声带永久麻痹。
    他看见小禾被绑在铜椅上,口中灌入一种黑色药汁,狱官冷笑着说:“我们要把她脑子里的毒洗干净。”
    他还看见更多熟悉的面孔:那位曾在集会上怒斥贪官的老农,如今蜷缩在角落,指甲剥落,仍在用血写字;几个少女并肩而坐,彼此用手语交谈,却被守卫发现,当场剁去双手。
    剧痛如刀割髓,阿岩嘴角溢血,但他没有收回手。他让这些痛苦流经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