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差最后三道法印,待昙栗大师调息过后,应该就能填补的差不多了。”
不远处,封印碎片修补的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新封印上阵纹、符文的排布也商议好了十之七八。
人群后方,云海宗主正在一脸严肃地思索着。
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出这事,郁岚清有着一番自己的考量,除了说结合整个修真界的力量,加快解决的速度以外,眼下,也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口说无凭,就算拿出一些宗门先辈的信物,也不过是多几分面子情。
真要将整个修......
春风拂过桃林,花瓣如雨洒落,沾在林昭的肩头与发梢。他站在树影深处,目光落在那群嬉笑争辩的小弟子身上,仿佛看见十年前自己蹲在陶罐前的模样??那时他还不能确定,一颗没有灵力滋养的种子,是否真能在凡土中生根发芽。
如今花已开,五色纷呈,却无人知晓这树为何偏偏长出五行之色,又为何每年花开之时,枝头总会凝结一缕若有若无的霞光。老药师曾悄悄告诉小满:“这不是普通的桃树,它是‘心脉所化’。”可问及何为“心脉”,老人只是摇头,只说:“等你听见土地说话的时候,自然就懂了。”
林昭缓缓走回书院正殿,手中握着一封刚送来的信。
信是白露从北境寄来的。字迹清瘦而坚定,墨痕间透着风霜的气息:
>“先生安好。
>盟誓莲已蔓延成片,春来时整座山谷皆泛粉雾。乌剌台之子近日娶妻,新娘竟是东族长老之女。婚礼上,两族少年共舞《归途》,歌词是我译自古语:‘刀锋锈于久藏,人心暖自相望。’
>可昨日夜里,一名自称‘守真盟余烬’的刺客潜入议事堂,欲毁新立的共治碑。幸被巡夜少年发现,以肉身挡刃,重伤未死。
>我问他为何要救一块石头,他说:‘那是我们自己刻的名字。’
>……先生,土壤正在变软,但仍有顽石压顶。我请求调派三名熟悉民间调解的学员前来协助重建青年议团。另,请代问阿笙,他的听风笛可还吹得响?”
林昭读罢,久久不语。窗外,晨钟响起,悠远绵长。他知道,那一刀虽未得逞,却提醒着他??变革从来不是一次讲坛、一场演练、一朵奇迹之花便可完成的。它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守望,是一次次明知危险仍选择挺身而出的微光接力。
他提笔复信,写下五个字:“**让少年主事。**”
然后唤来执事弟子,命其挑选十名最年轻的巡讲生,皆不满二十,出身各异:有渔村孤女、矿工之子、弃婴养大的哑巴少年、甚至一名曾因半妖身份被逐出宗门的鹿角少年。林昭亲自为他们整理行装,每人发一本空白《札记》,封面烫金四字:“**吾声即道**”。
“你们不必背诵归心理,也不用宣讲我的话。”他对这群眼神清澈的年轻人说道,“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最低的地方,听最沉默的人说话。记住,真正的改变,从不始于高台上的宣言,而始于灶台边的一声叹息。”
七日后,这批少年分赴四方。其中鹿角少年被派往西南瘴林??那里仍有数十个半妖村落被围困于毒雾之中,被视为“不洁之患”。出发前夜,他在桃树下跪坐良久,最终折下一枝落花,夹进札记首页,低声许愿:“若此去能让人不再惧我模样,愿我终生不得化形。”
与此同时,双星书院总议司终于召开百年一度的“道统评议会”。
此次会议原定讨论新一代飞升候选者名单,却被一位年轻监察使临时动议打断:“请审议《归心十则》是否应列为修真界共遵法典。”
大殿顿时哗然。
元老席上,须发皆白的太玄真人怒拍玉案:“荒谬!此等俗世政令,岂配与《九转金丹诀》《天罡步虚经》并列经典?修行乃逆天地、夺造化之事,岂能耽于妇孺哀怨、村野纷争!”
话音未落,一道青影越众而出??竟是陆怀瑾。
十年光阴未改其风骨,唯眉间多了一道细疤,据说是某次暗杀中以额抵剑所致。他神色平静,躬身行礼后开口:“敢问太玄前辈,何谓‘道’?”
“道者,清静无为,炼神返虚,超脱轮回!”老人掷地有声。
“那若有一童子饿毙山门之外,而我闭关炼气,谓之‘不染尘缘’,此可谓道否?”
“……此乃私德瑕疵,非关大道。”
“若百童饿毙,千妇哭城,万民流离,而我仍独登仙台,谓之‘顺应天数’,此又可谓道否?”
满殿寂然。
陆怀瑾声音渐沉:“当年冥渊之乱,八十一宗覆灭,血流成河。世人皆言魔头残暴,可曾有人追问,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甘愿投身冥渊?只因他们在所谓‘正道’之下,早已无路可走。”
他取出一卷竹简,展开于殿中:“这是我十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