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章生气
许知瑾从天台离开,一步一步走下楼梯。
教学楼里已经空了,回声在空旷的楼道里被放大,像是脚步声,又像是心跳。
他算什么?
原来,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自作多情。
他以为他们是一起的。
结果,她只是顺手把他拎到了另一条路的起点,然后转身走向了她自己那条金碧辉煌的大道。
他应该想到的。
她是黎安念,是黎家的大小姐。
她的人生有既定的轨道,要继承家业,要站在云端。
他呢?他是一个连出身都上不了台面的私生子,是她光鲜世界里的一个异类。
她对他好,或许只是大小姐泛滥的同情心,或许是一场名为“拯救”的游戏。
游戏结束,她拿到了高分,自然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去。
而他这个游戏道具,也该被丢弃了。
他从未真正被她规划进她的未来。
一旦涉及人生这种重大选择,他永远是那个可以被牺牲,甚至不必被告知的选项。
哈。
许知瑾走出校门,夏夜晚风吹过,燥热沉闷。街边的霓虹灯光怪陆离,映在他漆黑的瞳孔里,却照不进一丝光亮。
他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这座城市的夜空。
没有星星。
他想,黎安念或许从来没想过要和他这个人在一起。
真可笑。
他竟然还可笑的投入了真情实感。
等待放榜的日子,对黎安念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煎熬。
她一夜无眠。
第二天,她顶着浓重的黑眼圈,不敢去学校。
她怕看到许知瑾,更怕看到他眼里的那种。
她亲手制造出来的,冰冷的失望。
时间一天天过去,毕业典礼她没去。
谢师宴,她也称病告假没有去。
终于,录取通知书到了。
两封。
一封是她自己的,烫金的北京大学四个字,在阳光下熠明晃晃,刺得她眼睛发疼。
另一封,是许知瑾的。
清华大学的,邮递员见她在家,便顺手让她代签了。
她捏着那封属于他的通知书,信封很薄,却感觉有千斤重。
她拿着自己的手机,指尖悬在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上,颤抖着,迟迟按不下去。
深吸一口气,她拨了过去。
“嘟……嘟……”
电话通了。
黎安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喂?”她刚说出一个字。
“咔。”
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了。
没有给她任何说话的机会。
黎安念不信邪,又拨了过去。这一次,直接是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她被拉黑了。
她转而打开微信,编辑了一大段道歉和解释的话,检查了无数遍,点击发送。
一个红色的感叹号,触目惊心。
【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
黎安念盯着那个感叹号,怒了。
他竟然给自己拉黑了!
她不甘心。
傍晚时分,她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他家楼下。
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光亮。
楼上的那扇窗,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动静。
她知道,他在里面。
他只是不想见她。
她尝到了上辈子,许知瑾被她刻意冷落时的滋味。
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孤独和绝望,原来是这样的。
心如刀割,不足以形容。
她亲手打碎了他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
深夜,黎安念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客厅的灯还亮着。
黎父黎母坐在沙发上,见她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视了一眼,满是心疼。
“念念,过来坐。”黎父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黎安念走过去,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哎呦,宝贝,这怎么了?”黎母心疼的问道。
她把所有的事情,包括她和许知瑾的矛盾,都向父母坦白了。
她没有隐瞒自己的自作主张,也没有为自己辩解。
黎母把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
“傻孩子,你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这个家,但你也不应该骗你的朋友,应该早点说出来的!”
“可是我把他推开了,”黎安念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
“他再也不理我了。”
一直沉默的黎父开口了,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念念,你错在没有把他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黎父的话,一针见血。
黎安念哭得更凶了。
“那……那我该怎么办?”
“拿出你的诚意来,”黎父看着她。
“用行动告诉他,你是真心把他当朋友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一百次。人心不是石头,只要你真心实意,总有捂热的一天。”
第二天,黎安念就把自己关进了厨房。
对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来说,厨房约等于战场。
她打开手机,搜索“番茄炒蛋的做法”、“可乐鸡翅怎么做才好吃”。
上辈子被许知瑾养着的十年,她吃惯了他做的菜,对他的口味了如指掌。
他喜欢吃微微带点甜口的菜,不喜欢吃姜,讨厌葱花。
第一次尝试,番茄炒蛋变成了番茄蛋汤,盐还放多了。
第二次,可乐鸡翅烧糊了,锅底一片焦黑。
在浪费了无数食材,并差点把厨房点着之后。
傍晚时分,黎安念终于做出了几道勉强能看的菜。
她小心翼翼地装进新买的保温桶里,又在便签纸上写下一行字:【许知瑾,我做的。趁热吃。】
然后拎着保温桶再一次来到他家楼下。
这一次,她没有在楼下傻等。
她把保温桶轻轻放在他家门口,紧挨着门边,确保他一开门就能看到。
然后,她在巷子口,拿出手机,给他那个已经被拉黑的号码发了条短信:
【饭在门口。】
发完,她就紧张地盯着那扇门。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
门,没有开。
黎安念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又等了许久,她终于失望,拖着步子离开。
走到巷口时,她还是不甘心地回头看了一眼。
那个粉色的保温桶,依旧孤零零地立在门边。
回到家,她一口东西也吃不下。
第二天,她没有气馁。
她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排骨,按照食谱,炖了一锅玉米排骨汤。
她炖了很久,直到排骨软烂脱骨,汤色奶白。
她再次把保温桶放在他家门口,发了同样的消息,然后离开。
傍晚,她又来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