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喷不动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啊。”
    范宁摸了摸鼻子,自己出名了?
    他的确出名了,不过更多的是在朝臣之中。
    “天呐,真是你!”
    李彦琴仿佛撞见稀罕的小动物般,上上下下打量范宁个不停。
    “这几日我爷爷时不时就提起你,说刑部的张尚书应该奖你几万两银子。”
    “你提取指纹的法子,让刑部在短短几日就破了好几桩尘封已久的大案,引得龙颜大悦,给予了刑部上上下下不少封赏。”
    一旁的四皇子怔住。
    朝中的动静他如何不晓得?
    刑部这几日跟打了鸡血似的,引导全国各地衙门攻克当地的疑难大案。
    一件件动辄几年,乃至十几年都没有进展的大案,短时间内密集的被侦破。
    此举既振奋当地百姓人心,也增加了朝廷威望。
    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四皇子也曾好奇其中缘故,奈何刑部里他插不上手,无从打探起。
    万万没想到,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就是他半路捡来的“野朋友”!
    方林也露出了惊容。
    这范宁竟有这般大的来头?
    来自一位尚书的赏识,这可比埋头苦学二十载管用得多。
    人家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位平民的命运。
    秦长生深深注视着范宁。
    哪怕他是祭酒门人,未来前途无量,也难免生出欣羡之心。
    因为他想起来何时听过范宁的名字了——他老师祭酒口中。
    那是三日前的下午,祭酒从朝中归来便独立庭院中望天无言。
    他询问之下,祭酒才感慨说,自己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学,门人弟子遍天下,百年后却未必能及一个道士名留史册。
    人生在世必有追求。
    有的是为了利,也有人是为了名。
    祭酒便是后者,不过,他更在意的是身后名。
    致仕以来两袖清风,作风正派,在儒学弘扬上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只求百年后史学家的笔下能留下他的名字。
    他这番话透露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范宁可能会名留史册——作为指纹提取的开创者。
    这是秦长生不敢想,想了也没用的。
    范宁一个小道士却已经唾手可得。
    学子们望向范宁的目光变了。
    其中有不忿的,觉得一个乡村小道士不配庙堂之高的尚书赏识。
    更多的则是羡慕或者嫉妒。
    他们哪会知道,范宁根本不在乎这些。
    他在乎的是银子。
    刑部真奖他几万两银子,他原地摆烂。
    买一千亩地,建一座大房子,娶個三妻四妾,当个没出息的地主,快快活活过一辈子。
    不过他明白,这是李尚书眼瞅着刑部大放光彩的酸话。
    赏不赏还得是刑部说了算。
    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他把握不住。
    “李小姐过奖了,不过是无意中的发现罢了,不值一提。”
    范宁谦虚道,心里盘算着四皇子那的一千两赏银。
    其原话是得到李尚书的赞许。
    自己就对一个例子提了个改进建议,似乎还不太够啊。
    他瞧了眼二楼的入口。
    刚才李彦琴就是从二楼下来的,很可能那位尚书就在二楼听着楼下议论呢。
    得加把火力。
    “关于这本《算术启蒙》,我还有不少建议。”
    “比如三角定律篇,我曾发现了一个理论,叫做勾股定理,你们可以补充进去,它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各自复乘相加之和等于斜边复乘。”
    范宁发现《算术启蒙》里并没有大名鼎鼎的勾股定理。
    为了大乾的算术奠基,他当然要说出来。
    李彦琴微微一愣。
    好家伙,让你提建议,你直接发明定理?
    他爷爷都只是总结古往今来的算术奠基,汇总编纂而已,并无半分发明。
    范宁却张口就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勾股定理。
    算术定理是从无数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岂有那么好发明?
    出于礼貌,她将之记下,并取来一把尺子,几根小木棒当场验算起来。
    “范真人,发明创造是我们文人的事,你多少有些狗拿耗子了。”
    一袭尖酸的音调,在三皇子身旁传来。
    范宁抬眼望去,是一个两手拢在袖子里,眉毛稀疏,下巴尖窄的儒生开口。
    紧接着,旁边又一个鹰眼的紫袍儒生,带着几分傲气道:
    “小道士,文人的聚会你强出风头,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一个酸里酸气的儒生开腔;
    “什么勾股定理,当自己是今世圣贤,张嘴便是大道?李小姐客气两句,就当自己是号人物了?”
    范宁脑门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