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天下万事万物,轮回不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申侍郎对先生其实没什么不满,是怕先生百年之后,难以瞑目。”朱翊钧坐回了龙椅上,继续批阅着奏疏。
    申时行跟着张居正一起回到了全楚会馆,张居正倒是没有训诫申时行的打算,而是把当年一条鞭法,他是如何自食其言,把自己制定的政策吞回去的事儿讲了一遍,让申时行清楚的知道,政策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瑶泉啊,我不是不想,要是能,我恨不得亲自把这八千户势要豪右全都满门抄斩,把田亩还给万民,震慑这些田主,日后不敢继续兼并,可是国朝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鼎革,只能徐徐图之。”张居正讲完之后,重重
    的叹了口气。
    张居正也不想做保守派,但他是定海神珍铁。
    “是弟子浅薄了。”申时行听完了一条鞭法旧事,才知道张居正的担忧,还田法和一条鞭法其实性质非常类似,都需要大量的银子或者说足量的货币去做支撑。
    张居正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你定要注意,一旦徐州、江南四府开始还田,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必然连章上奏还田,你要一律拒绝。”
    “因为你一旦答应,还田令有序就会立刻变成无序,别说是你,就是我,就是陛下都很难掌控了。”
    “这些地方有几个府,看似有了还田的基础,但其实该地势要豪仍然在偷偷摸摸的兼并,因为田土收益仍然很大。”
    “先生提醒的是,要谨防倍之之事。”申时行赶忙说道,张居正的提醒,简明扼要就两个字,倍之。
    申时行是个极聪慧的人,一点就通,任何政令,一旦开始倍之,一定会彻底失败,防止倍之的办法也简单,把那些胆敢倍之的虫豸,杀鸡儆猴。
    杀人解决不了问题,但能解决搞出问题的人。
    “行,你知道其中轻重就是了,不要胡思乱想,尽心做事就是。”张居正听到倍之两个字,满脸笑容的说道。
    “学生告退。”申时行站了起来,俯首行弟子礼离开了全楚会馆。
    镇抚司衙门反腐司反腐御史徐成楚,手里拿着一本写好的奏疏,有些为难,但还是站了起来,他没有去通和宫,而是去了文渊阁,找到了在文渊阁坐班的陆光祖。
    陆光祖在文渊阁的黑瓦之下,把徐成楚的奏疏看完后说道:“此奏疏交给我,我秦明圣上。”
    奏疏里是京广驰道贪腐窝案的后续,京广驰道总办、大工匠陈至贤在驰道修建过程中,贪腐白银324300两。
    相比较京广驰道两端总计5000万银的投入,32万两的贪腐看起来有点九牛一毛,可三十二万银,约等于二分之一个先帝皇陵了。
    这个案子,要是现在办,京广驰道的后半段修建,又有变化,这种变化是未知的,若是影响过于剧烈,恐怕会导致驰道修建的剧烈震荡,预期五年建成的京广驰道,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完工。
    徐成楚犹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驰道的修建油水很大,作为总办、大工匠陈至贤有的时候也不得不拿,他不拿别人就不能拿,都不拿,有的时候会形成廉洁却低效的怪圈里。
    陆光祖拿着奏疏回到了文渊阁内,和几位阁臣商量之后,才贴好了浮票,呈送到了御前。
    小黄门等在半间房外,八月的秋老虎还是非常的热烈,炙热的阳光洒在地上,知了在拼命的叫着,更让人烦躁。
    几个小黄门却一点都不焦躁,因为他们得到了圣眷,使用文华殿到通和宫小火车的圣眷。
    从文华殿走到通和宫,要8000步,而小黄门每天要往返两次,也就是要3.2万步,这么热的天,走这么多步,就是条铁腿,走几日脚底板都要疼到不能下地,辛苦是一方面,耽误了国事,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是有了小火车的使用权后,小黄门省下了这段脚程,做起事来更加用心了。
    这小驰道、小火车可是御道、御驾,他们小黄门居然可以和陛下使用同一条驰道和小火车,自然感恩戴德,至少皇帝陛下把人当人看。
    陆光祖的奏疏很快送到了圣上面前。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陷入了犹豫之中,京师五龙驰道、崇古驰道、永吉(山海关到吉林)驰道、绥远驰道、京广驰道前半段、开陇驰道等等,全都是由大工匠陈至贤督办。
    他经手的银子,少说也有一亿五千万银,结果就拿了三十二万两,朱翊钧愿意称之为忠君体国。
    但贪腐案就是贪腐案,这个案子不办,那反腐司岂不是形同虚设?但是怎么办案,连骨鲠正臣比海瑞还要骨鲠的徐成楚,都陷入了为难之中。
    更让徐成为难的事,陈至贤是格物院格物博士,这个身份,更是让徐成楚有些投鼠忌器,因为驰道修建中,很多的技术难题,都是在陈至贤的带领下解决的。
    朱翊钧站起来从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奏疏,拿在手里,看了许久,这是万历九年,王崇古在绥远驰道开建前上的奏疏,已经是十年前的奏疏了,纸张都已经变硬了许多,字迹仍然十分清晰。
    “土木鼎建,有些银子不得不贪。”朱翊钧再看这本奏疏,面色更加复杂,大工鼎建,贪腐二字,不是靠着毅力和忠诚就能做成的,这里面许多事,千头万绪。
    “这本奏疏留中。”朱翊钧让冯保拿来了密匣,写了本密旨到湖广,告诉了陈至贤,他的贪腐案已经爆发了,但朱翊钧选择了摁下。
    之所以要摁下,是为了京广驰道,朱翊钧让陈至贤戴罪立功,务必把京广驰道建好,建好了,一切好说,建不好,就不是贪腐案那么简单了。
    朱翊钧给了陈至贤一个戴罪立功,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修驰道得来的机会。
    王崇古的离世,给大明官场、驰道的营造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困扰必须要妥善解决。
    天下万事万物,轮回不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