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翊钧从来不后悔踏上这条曲折的维新之路,哪怕死在这条路上,他也不会后悔,因为这一路上,他从来不缺少同行者。
王国光为了国朝振奋,背叛了晋党,背叛了士大夫阶级,甚至连自己学了一辈子的圣贤书都丢了,在大明国朝展开了度数旁通。
而王国光是为了一大群为了大明再兴,奋不顾身者的一个缩影。
大明再兴的功勋,从来不只有朝堂的大员,还有数不胜数,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战士们,他们静静的屹立在北大营忠勇祠、全国各地的忠勇祠之内,静静的看着大明,守护着这片土地。
生命,轮回不止。
朱翊钧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吾日三省吾身,是朱翊钧修身的必修课,反省自己做的决策是否有致命性的缺陷。
过去一个月,有两件事最为重要,环太商盟的建立和西山煤局身股制改制、工盟建立。
环太商盟能够筹建,有极大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偶然是费利佩老年昏聩,听不进任何的劝告,哪怕佩德罗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但依旧没有唤醒不肯直面失败的费利佩,无敌舰队的失利,给了这些总督府攀附大明的勇气;
必然是因为大明开海大势势不可挡,即便是没有费利佩的老年回馈,过段时间,西落东升,也是必然的结果。
西山煤局身股制改制和工盟的成立,代表着集体所有制经济体的雏形已经确立,极大的增强了官厂的韧性,把身股制、工盟拓展到大明所有官厂,就是从萌发的种子到开花结果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漫长,官厂工盟建立之后,再向民间推行,只有工盟广泛存在,工盟才能成为调节劳资矛盾的重要工具。
朱翊钧仔细反思了这两个关键制度上的许多问题,才睁开了眼,对着冯保说道:“明天下了早朝后,把先生和申时行宣到通和宫觐见。”
大明皇帝要对这两个政策进行查漏补缺,皇帝必须要跟元辅、申时行敞开了谈一谈,其实主要是聊一聊功劳分配的问题。
次日的早朝和往日没有什么分别,激烈的争吵后达成一定的共识,最近朝中最大的利益争取,就是环太商盟总理事的争夺,大明在这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只要文华殿吵出了结果,基本就可以确定人选了。
环太商盟总理事,不仅仅有丰厚的油水,莫大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货物集散的权力,所以争抢非常激烈,工党、张党、浙党吵得不可开交,也就是纠仪官在侧,否则这大明权力最高殿堂,早就上演全武行了。
朱翊钧也只看热闹,却不肯做出裁决,因为环太商盟首功者高启愚没有给出推荐人选。
高启患有点小顾虑,他贸然举荐,怕是有点不识趣,张先生已经对他‘私自’侵占环太商盟成立之功,网开一面,没有斤斤计较,再举荐理事,看起来有些得寸进尺。
私自的意思是,皇帝下旨,你高启愚不能推辞吗?就是不能推辞,你连姿态都不做,是何居心?
万一皇帝既要又要,既想给先生面子,又不想寒了尽心做事大臣之心,所以才下旨,让你推辞,你不推辞,岂不是让所有人难做?
朱翊钧在结束廷议后,在通和宫御书房,召见了张居正和申时行。
“这是治儿做的玩物,就送给二位了。”朱翊钧在二位见礼之后,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朱常治拼的三叶木风扇。
这两把风扇是教具,格物院出品,为了方便朱常治这位太子殿下,了解齿轮相关的机械原理制作。
风扇的木脑袋后面是一个摇把,经过齿轮传动后,驱动三叶木风扇旋转。
这两个物件说贵重,是全木做的,并不是特别昂贵,说不贵重,太子亲手做的,皇帝赐予。
这里面代表着皇帝对张居正,申时行这对儿师徒的肯定。
这份肯定里,意味着皇帝对申时行的期许,好好做,首辅之位,不会旁落,官厂身股制、工盟设立的功劳,加入不逊于环太商盟的成立,一内一外,重要性不言而喻。
风扇全名为檀木嵌玉三足三叶扇。
“谢陛下恩赏。”张居正和申时行再拜,领了这份恩赏。
“这理事司衙门,松江府奏闻已经营造完毕,可总理人选,一直迟迟不决,先生以为派谁前往合适?”朱翊钧先恩赏后,才讲了自己的目的。
“陛下,臣以为少宗伯举荐更加合适,臣对环太商盟事并不熟悉。”申时行看了张居正一眼后,才站起身来,俯首说道。
皇帝叫他们来,究竟为何,师徒二人门清儿,如何回话,也早有应对,哪怕是没有太子亲手拼装的三叶扇,申时行也会如此回答。
“那朕就让少宗伯举荐了。”朱翊钧听闻申时行如此回答,笑着说道。
“理当如此。”申时行回答之后,才坐了下来,皇帝已经很照顾他和先生的面子,和皇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