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傅作舟被放过了,这个消息一出,让人心惶惶的官场,再次安定了下来。
在傅作舟被释放之前,大家都在疑惑,张居正此举究竟何意,究竟是要官吏们把事情做下去,还是要道德崇高,清白廉洁?
在当下这个云南一封奏疏要跑半年才能入京的时代里,军队部署到四川、云南等地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代里,为官一方,有些时候,不得不遵从一些潜规则,甚至自己,就是制造潜规则的那一个。
傅作舟被释放,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张太岳还是要循吏,贪得无厌,才会和王篆一样,被处置。
当不确定性确定下来,那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官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上面到底要做些什么,所以揣摩上意,才是为官之道的根本之务,一旦能确定了上面具体要做什么,那只需要遵从就是。
不让多贪,那就少拿些就是,对于官老爷们而言,权力才是一切的根本,哪怕是不得银子,不得田亩,只要牢牢的抓住了权力,这些都会有的。
当得知是陛下从张太岳手里保下了傅作舟,京堂百官再次高呼圣明,在张太岳发疯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人拦得住张太岳。
但很快,百官内心深处就出现了一个惊悚的问题,如果张太岳百年了,陛下要发疯,谁出面拦着?戚继光?戚继光只会跟着陛下一起发疯!申时行?申时行只会点头称是,根本不敢!
万历二十年又是一次科举年,正月就已经开始准备会试了,春天也是京师?灾最厉害的日子,这第一次入京的举子们,看着氤氲着妖艳紫色光晕的灾,都不由自主的带上了口罩。
京师坊间传闻,陛下要驻跸松江府,每年都去,数月到半年不等,这传闻看起来,确实是真的,这京师霾灾,陛下这等贵人,自然要避而远之。
毕竟空气这东西和荔枝不同,荔枝还能专门修荔枝道运送荔枝入京,宫里的贵人还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荔枝,可是这空气如何特别供应?
正月十九日,宫里传来了好消息,皇后生了九皇子朱常泽,顾庄妃生了十皇子朱常淙,这自然又有百事大吉盒发下,两个皇子并成了一个,少不得被人念叨圣上一如既往的抠门,但到了百官嘴里,就是尚节俭的歌功颂德,马
屁声一片。
皇后所出的嫡皇子分别为皇长子朱常治、四皇子朱常鸿、六皇子朱常河、九皇子朱常泽,共四子,这民间都在议论,这下一任皇帝,必然在这四位里诞生,坊间都比较看好刚出生的九皇子朱常泽。
理由也比较简单,年龄。
陛下今年三十岁,按陛下的体魄和惜命的架势,活到和太祖一个岁数七十岁,基本不成问题,那太子朱常治,岂不是要做四十年太子,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太子坐久了,皇帝和太子必然两看相厌,这四皇子、六皇子这些弟子,必然蠢蠢欲动,最终太子、四皇子、六皇子在争夺江山的过程中,玉石俱焚,这九皇子就正好捡个漏儿。
九皇子这年龄,不大不小正正好。
嫔妃所出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机会渺茫,哪怕是皇帝有意,朝里那些个视祖宗成法为天宪的老学究们,也不会答应,他们会拼了命的阻拦,因为祖宗成法是唯一能约束皇权的东西了。
“爹,孩儿听人说,这老九一定会坐上宝座。”朱常治已经十岁了,开始在父皇身边跟着旁听政务,一如当初潞王十岁要旁听政务甚至还要表达自己的看法,父皇不允许一个毫无听政经验的废物,坐在皇位上。
冯保听到太子如此说,猛的抬头,这显然是宫里那些宫婢和宦官们嚼舌头,被太子给听去了!冯保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长着舌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家伙,给他拔了!
在太后、陛下、皇后这些主子身前伺候的宦官宫婢,是不敢说一句胡话的!
但这些伺候小主子的宫婢、宦官们,总觉得孩子小,说两句没关系。
“你听谁说的?”朱翊钧停笔,有些好奇的问道。
朱常治平静的说道:“讲筵学士们私底下议论,我听他们的书童说的,父亲,孩儿听了倒是没什么,但那些个讲学士,有些不太尊重父亲了。”
“讲筵学士食君俸,却不忠君事,父亲让他们教的,他们不教,不让他们教的,拼命塞给孩儿,父亲也读过四书五经,读史知兴替,父亲当年读书用的笔记,不让孩儿看,非要听他们讲。”
朱常治今天就是打定主意要告状,他扔出个骇人的话题后,话锋一转,拐到了讲学士不恭顺的问题上。
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有那个命就坐在龙椅上,没那个命,就不坐便是,但这些个嚼舌头根的家伙,必须要处置一番。
冯保一听,松了口气,感情不是宫里出了问题,是这些进宫教书的讲学士,管不住自己那张嘴!
冯保仔细一想,自己也是廊下家小黄门一路走过来的,陛下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