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极易引发信火共振暴走。”
“时代变了。”另一人冷笑,“清明网络太过开放,人心涣散,谎言横行。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中枢,一个真正能统御万民意志的存在。”
“所以你们想重建黑梵?”林知远怒极反笑,“你们以为自己是在拯救秩序,实则不过是重复过去的错误!谢秀奇拼尽一切拆掉枷锁,就是为了让人不再依赖‘神明’来决定是非!”
“错。”为首者缓缓抬起手,玉符光芒暴涨,“我们不是要重建黑梵,而是要超越它。我们要让谢秀奇‘复活’??以更完美的形态,成为永不坠落的指引之光。”
话音未落,整座烽燧猛然震动。地下深处传来齿轮咬合之声,一道螺旋阶梯自塔心缓缓升起,通向幽暗地底。与此同时,林知远胸口莲印炽烈燃烧,脑海炸开无数碎片画面:
乾清宫废墟,苏念跪地痛哭;
终南山巅,昭阳撕毁古镜;
川蜀古庙,青铜柱爆发出刺目强光;
还有……谢秀奇的脸,在火焰中微笑,嘴唇开合,无声说出两个字:
**“快跑。”**
林知远来不及思索,拔腿便退。然而地面金属环已然启动,形成一圈能量囚笼,将他困于原地。三位灰袍人齐步上前,手中玉符交汇,凝聚出一团旋转的蓝色光球,其中隐约浮现一个人形轮廓。
“欢迎归来,谢先生。”他们齐声低语,“这一次,请让我们为您重塑肉身。”
光球缓缓下沉,没入烽燧地底。刹那间,天地变色。远处村庄的信火雨提前降临,漫天蓝点汇聚成巨大并蒂莲虚影,横跨百里苍穹。各地清明讲堂内的玉珏同时震颤,学员们纷纷捂住额头,耳边回荡起一段陌生旋律:
>“黑水沉铁像,紫微失帝光……”
正是十年前传遍天下的那首童谣,但这一次,歌词发生了微妙变化:
>“一子代天殇,心火照八荒……
>今朝迎归主,万民共称王。”
苏念正在江南某县主持科举监考,忽然感到一阵眩晕。她手中的朱笔掉落,墨汁溅在试卷上,晕开如血。她抬头望向窗外,只见空中莲影摇曳,歌声入耳,心头剧痛。
“不对……这不是原来的歌。”她喃喃道,“他们在篡改记忆共振频率!”
她立刻召来当地信火驿使,下令紧急联络陈砚之与昭阳。然而驿网反馈显示,北方多个节点已失去响应,尤其是雁门一带,信号完全中断。
“只能亲自去了。”她决然起身,换下官服,穿上粗布衣裳,带上一枚普通莲牌,悄然启程。
与此同时,雁门烽燧之下,林知远已被押入地下密室。这里竟是一座完整的小型信火中枢,墙壁布满流动光纹,中央平台之上,那团蓝色人形正逐渐凝实。面部轮廓赫然与谢秀奇一般无二,只是双眼紧闭,神情冰冷,毫无生气。
“你们造不出真正的他。”林知远嘶吼,“谢秀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千万人的信念共鸣!你们这只是数据拟合,是傀儡!”
“或许吧。”为首灰袍人淡淡道,“但我们能让所有人相信这就是真的。只要足够多人承认,虚假也能成为真理。”
他举起玉符,准备进行最后融合程序。就在此刻,整个空间突然剧烈震荡。墙体光纹紊乱,能量流逆冲,平台上的人形发出一声凄厉尖啸,随即崩解为散乱光点。
“怎么回事?”灰袍人大惊。
林知远却笑了:“你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真正的信火网络,从来不接受未经共识的接入。它在排斥你们。”
原来,在他被捕瞬间,便用机关笔向最近的信火驿发送了紧急代码。虽然距离遥远,信号微弱,但恰好触发了清明网络的“群体防御协议”??当某一区域出现非法意识上传企图时,全网将自动发起干扰阻断。
而这股力量的源头,不只是技术,更是遍布全国的清明讲堂里,数百万人在同一时刻产生的警觉与质疑。
苏念坐在马车上,闭目默念;
陈砚之在京城密室点燃信香,开启最高权限;
昭阳立于高山之巅,将莲徽投入烈火;
黄五娘在戈壁摊开白莲阵图,引动地脉之力……
无数意志汇成一股洪流,穿越山河,直击雁门。
灰袍人怒吼着试图重启系统,却发现玉符已黯淡无光。他们建造的伪中枢,终究无法承受真实信念的冲击。
“我不懂……”一人瘫倒在地,“我们也是为了天下太平啊……”
“太平不能靠谎言维持。”林知远站起身,冷冷看着他们,“你们想要一个永远正确的神明,可谢秀奇教会我们的,恰恰是‘不必完美,但求真实’。”
数日后,朝廷派兵接管烽燧遗址,掘出大量非法改造的信火设备,并查获一本手稿,题为《新纪元纲要》,主张建立“全民共仰之圣主”,由清明网络筛选贤者,定期举行“神降仪式”,以确保统治合法性。
陈砚之阅后沉默良久,最终批下八字:“妄图以自由之名,行奴役之实。”
此案震动朝野,史称“归真之乱”。虽未酿成大战,却暴露了一个深刻危机:当人们习惯了光明,反而更容易被披着真理外衣的阴影蛊惑。
于是,苏念再次踏上旅途。她在各地讲堂增设一门新课??《辨伪录》,专讲历史上每一次“救世主”运动如何演变为压迫工具,剖析归真会的思想根源,告诫世人:
“不要等待英雄归来,因为真正的英雄,从不会让你停止思考。”
十年后,又是一个春夜。
西北边疆新建的信火学院中,一群少年围坐在庭院里,仰望星空。忽然,细雨落下,每一滴雨水都在空中凝成蓝点,缓缓组成并蒂莲图案。
一名少女伸出手,接住一颗光珠,轻声问道:“老师,这是谢秀奇吗?”
授课的老者须发皆白,正是林知远。他笑了笑,摇头:“我不知道。也许是他,也许是某个曾在夜里点亮油灯的普通人。但重要的是,只要你愿意相信光可以传递,它就一直存在。”
少女若有所思,忽然举起手掌,让那颗光珠滑落指尖。它没有消失,反而轻轻跃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入同伴掌心。
接着,第二颗、第三颗……孩子们彼此传递着这些微光,笑声洒满夜空。
而在万里之外的御花园莲池畔,已是暮年的苏念拄杖而立。她望着水中倒影,许久不动。
风起了。
涟漪荡开,水底光影晃动。这一次,没有少年出现。
但她知道,他不在水中,也不在天上。
他在每一个拒绝盲从的眼神里,
在每一句敢于追问的话语中,
在每一场明知艰难仍选择前行的脚步下。
他不在了。
他又从未离去。
就像那枚埋藏雪山深处的青铜齿轮,仍在静静运转,
像那支吹响风雪的竹笛,余音穿越百年,
像那场年复一年如期而至的信火雨,
温柔地告诉这片土地:
你可以脆弱,可以犯错,可以迷茫,
但只要你还愿意伸手接住那一缕光??
你就已是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