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P>
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这个问题会随着经纪买办的消失,得到一些缓解,但也只是缓解,而不是解决,应天府、南衙,这些煤市口、菜市口、粮油米面坊,都掌握在一些人的手里,咱们北衙把煤市口进行官营,南衙这边,咱也保证能够官营,至于菜市口和粮油米面坊,朝廷也会想办法。”</P>
“前段时间府库、常平仓都烧了,海总宪整饬了府库,也应该让常平仓发挥一些作用。”</P>
“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其贾而粜。”</P>
谷子价格低就买入,称之为籴,谷子价格贵的时候就卖出,称之为粜,常平仓就是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但这个职能失效了,现在朝廷需要想办法发挥常平仓的作用。</P>
南衙常平仓的问题最为严重,因为南京是留都,南衙十三府是南直隶,朝廷派来的巡抚、巡按、御史、户房官员,都没有了用处,因为大明朝廷基本框架的‘条条块块’,只有块块,没有条条,所以局面才会如此的糜烂。</P>
“第三件事就是上学的事儿了,实话讲,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朱翊钧叹了口气,他是个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面对匠人们最关切的第三件事,大明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无能为力。</P>
按照一般规律,肉食者应该希望生产者们,识字、灵活、守纪律、讲规矩、懂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足够胜任工作,比如这船上的舟师,不识字怎么去学习牵星过洋之术</P>
但当下大明的肉食者似乎对生产者们识字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最好每个匠人都是目不识丁最好。</P>
这种恐惧,和陈吾尹要给军兵附籍设一个极高的门槛、和南衙百官要夺了振武营妻室月粮的道理,是相同的,出于对政治权力垄断的诉求。</P>
除了出于垄断权力的目的之外,对于肉食者而言,目不识丁的生产者更加容易控制。</P>
大明官办学堂,总是在给学生灌输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集体主义,而私塾们则更加倾向于无根的个人主义。</P>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构成了人,没有绝对的个人,所以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P>
而现在,朱翊钧能做到的仅仅是给官厂设立学堂,而且主要也是培养工匠为主,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皇帝的极限了。</P>
他既然做不到,就不会轻易给出承诺去。</P>
但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后做不到,他会把这件事记下来,公共教育投入,一旦开启,就是一项比军费还要庞大的支出,大明得更加富有一些,物质更加丰富一些,才有机会展开实施。</P>
“最后一件事,和第一件事一样,一个月内,咱将这些游堕之人,清理一干二净,把他们都送去爪哇开拓去。”朱翊钧对匠人最关切的第四个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应。</P>
匠人住的都比较近,一些不法分子就把目光看向了匠人,偷窃、抢劫、赌坊、拐卖等等恶性事件,屡屡发生,这也是为何会有一个织娘被推荐出来的原因,因为很多织娘的孩子被拐卖了。</P>
匠人絮叨了很多事儿,比如这偷窃,明明匠人也很穷,为何要偷窃、抢劫匠人因为大门大户都有家丁,抓到要被吊起来打,打死了衙门也不会管,登门入室,打死勿论,这是大明律的明文规定,而匠人家里,风险更小。</P>
而赌坊更是泛滥,这属于劳动报酬回收计划的一部分。</P>
“陛下,出事了。”张宏急匆匆的跑到了皇帝面前,小声耳语着具体的情况,朱翊钧眉头紧蹙,而后舒展开来。</P>
在皇帝和匠人的大把头见面的时候,发生了流血事件,幸好京营、衙役都在,没有出现更加严重的伤亡。</P>
“没死人,就不算出事,既然敢鼓噪匠人们到福禧楼来,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传朕的旨意,让衙役们把人放了吧。”朱翊钧说话声音比较大,他对张宏做出了具体的指示后,对着三位匠人解释起发生了什么事儿。</P>
“刚才街上出了点小事,有些工坊主的家奴,意图伪装成匠人,对衙役袭击,想要把水搅浑,来个浑水摸鱼,这刚出手,反而被匠人们给抓了个现行,诸位,咱这双手是种地得手,都是老茧,这些个家奴们,可不干活儿,一眼就被认了出来。”</P>
“好家伙,那场面,当即就打了起来,衙役们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