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忧虑。”</P>
    皇帝关闭燕兴楼交易行,等同于皇权放开了对利权的一条缰绳,张居正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发生,陛下态度缓和后,张居正立刻开始了查漏补缺。</P>
    张居正将早就准备好的奏疏,递给了陛下,奏疏很长,但归根到底就一句话:燕兴楼交易行赌坊化,不是交易行的过错,而是那些钱庄的过错。</P>
    钱庄明知道放出去的高利贷去了哪里,却为了一鱼三吃,根本不管不顾钱的去向,是钱庄生意的不规范,导致的交易行,无论如何限制,都是徒劳无功。</P>
    剖析问题后,就会发现,钱庄放钱,根本不管钱去了哪里,甚至根本不管钱能不能收回来,从一开始,钱庄就是为了抵押之物。</P>
    很多人以为钱庄看中了他的利钱,但其实钱庄盯的是他的本钱,是为了把他的祖产、家宅收归己有。</P>
    张居正笑着说道:“臣这个办法,从限制钱庄利息开始,到收税为止。”</P>
    “朝廷要限制钱庄的利息,借贷期间,年息不得超过两成半,否则不被保护,就是说,超过两成半,衙门不支持债主追息,超过两成半部分,借钱的人,可告官可追回。”</P>
    “如何确定借据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呢借贷双方,必须持有借贷的合同,到衙门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才算借贷成立。”</P>
    “这里面要进行区分,五千两以上的借贷,必须衙门审定,但五千两以下的借贷,则可以购买税票,贴在合同上,骑缝下印,才算借贷成立。”</P>
    “这个税费不应该太高,也不能太低,以万分之三为宜。”</P>
    朱翊钧眼前一亮,将奏疏仔细看了看,说道:“先生这个法子,妙啊!只要有税,稽税院就可以稽税了。”</P>
    “陛下圣明,臣就是这个意思。”张居正俯首说道。</P>
    王崇古和沈鲤又互相看了一眼,之前的担忧,根本就不成立。</P>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P>
    大明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碰到这对君臣,可以说是倒了十八辈子的血霉,这老少狐狸,眼睛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P>
    这里面制度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引入稽税院这种强权衙门干预,其他都是假的!</P>
    没有强权衙门干涉,再好的制度设计都是白扯,有强权衙门的介入,再粗浅的制度设计,都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P>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跟税务打交道,但这些个钱庄,签的这些借款合同,超过五千两的大额借款合同,要过朝廷的审定纳税,低于五千两的小额借款合同,也要到稽税院购买税票贴在合同上,否则会被稽税院,视为逃税。</P>
    被稽税院盯上,不死也得剥层皮,稽税院的催缴票,是真正的催命符。</P>
    如此一来,钱庄就不能再拿着借条,为所欲为了,以前,钱庄之所以能够盯着这些人的家产本钱,就是因为利钱极高,只要付不起利息,连本带利,连妻儿老小,都得抵给钱庄。</P>
    按张居正的办法,现在,有人赖账,钱庄只能拿着借款合同,到衙门里打官司,否则这祖宅、田亩就还是借债人的,因为奏疏里明确提到,这些宅院、田亩所有权变更,五千两以上大额要衙门审定,五千两以下,现在也需要贴税票了!</P>
    否则各府州县衙门的户房,是不会给他们变更所有权,地契上写的是谁,就是谁。</P>
    当钱庄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只能依靠利息为生的情况下,那就要变得慎重起来,毕竟收不回来本钱,就要拿着借条到衙门打官司,官司打赢了,那也要极其漫长的时间,时间成本,也是成本。</P>
    “陛下,钱庄的规范经营,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道政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制度的完善,三年能有个雏形,五年期许能推而广之,就从京城开始就好。”张居正说起了政令形成的过程。</P>
    一个政令,要推行下去,最起码需要五年才能见效,因为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P>
    张居正没有拍着胸脯保证,这个政令会在短期内改变现状,但他能做的是,尽量让钱庄规范起来,持续不断的推行。</P>
    张居正的办法,就是印花税,在法定证券、有价证券、契约、借款合同等等凭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