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国;没有道德,国将不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具体到事务上,我们也是需要一些货物的,除了白银和黄金之外,我们还需要铜、铁料、硝石、可可等等。”</P>
    沈鲤纠结了一番,还是开口说道:“实在不行,他们可以卖点夷人。”</P>
    对于一个沈鲤而言,讲出这句话,对他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挑战了,沈鲤在做大宗伯之前,是乾坤正气、不逢君欲、杜绝私门、清廉骨鲠。</P>
    没有海瑞,沈鲤就是天下头一号刚正不阿的正臣。</P>
    道德不能治国,但是没有道德,就会国将不国。</P>
    沈鲤干了一件事,在万历十二年,上奏请修《景帝实录》,就是正统十四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景泰皇帝。</P>
    景皇帝的实录,是以郕戾王附于《英宗实录》之内,对此沈鲤上奏说:景皇帝赫怒振旅,虽曰失计,然非游猎也。景皇帝监国正位,虽曰权宜,然为社稷也。名异两朝,事归一录,又何说乎</P>
    而后沈鲤又列举了五点,认为景皇帝的实录,不可以附录《英宗实录》,这五个理由,个个都很充分,个个都很有道理。</P>
    比如不可四,晋元宋高,岂真有戡定之续徒以皇皇之际,收拾人心,稍能立功。故虽区区作史者,不得不与之。景皇帝卒挽倾否,外攘内修,北狩回銮,神州如故,七年之烈,曾不得如晋宋之例,后世谓何</P>
    意思是,西晋两个皇帝被俘了,有了东晋;北宋两个皇帝被俘了,有了南宋。</P>
    晋元帝和宋高宗,并没有什么大功劳,就是在人心惶惶江山倾倒之际,收拾了人心,稍微建立了点功勋,就大书特书。</P>
    景皇帝挽救倾颓之世局,对外抵御外敌,对内修明政治;英宗皇帝北狩后又回銮归朝,神州大地恢复如初,这七年的辉煌壮烈之举,竟然不能得到公允的评价,后世会怎么看呢</P>
    但这事儿,出力不讨好。</P>
    景皇帝朱祁钰无后,从宪宗皇帝到现在的万历皇帝,全都是英宗后人,沈鲤这么力挺景皇帝,这不是对皇帝骂祖宗吗</P>
    但沈鲤这么干了,还把景皇帝的实录给摘抄出来,挨个点校之后,呈送御前,当时沈鲤上奏疏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砍头的准备了,他这本五不可奏疏和当年海瑞的治安疏没什么两样,都是戳皇帝的肺管子。</P>
    陛下朱批的结果是出乎沈鲤意料之外的,陛下朱批:景皇帝位号已复,实录再附不妥,郕戾王三字宜改景皇帝,候纂修改正,准刊。</P>
    景皇帝位号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恢复的,既然有位号,那实录里再附就不对,郕戾王更不对,再修正后,刊行。</P>
    沈鲤此举非但没有触怒陛下,陛下反而提醒,郕戾王三个字不对。</P>
    之后沈鲤顺利的成为了大宗伯,显然陛下对这件事,不是特别在意,这也代表着陛下对为尊者讳这件事不在意。</P>
    更明确的说,也就是皇帝、臣子、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乡贤缙绅、穷民苦力都是人,没什么不同,做的不好可以批评。</P>
    周桓王被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负伤而走,这向着周天子射了一箭之后,大家意识到了周天子已经倾颓,天下诸侯也就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P>
    张四维明火执仗的安排王景龙入宫刺杀、大火焚宫,最后被陛下查证之后,皇帝陛下清楚的意识到,天子不是与凡人殊,天子也是个人,被杀就会死。</P>
    李长春记好了沈鲤谈到的内容,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宗伯,要不上奏,再涨涨关税吧,现在的关税只有百值抽十三,增加到十抽三,倒逼沿海的商品向大明腹地流入,同样增加出口的价格。”</P>
    “这样一来,泰西的产业,也算能留下一点,继续这么干下去,恐怕再过十年,就没人能和大明做买卖了。”</P>
    “在松江府、广州府弄个万国会,让这些番夷小国都把自己的特产带到大明来,看看有什么值得卖的,这样一来,也能缓和一下贸易上的不平衡。”</P>
    市舶司为支点的跷跷板的两头,一头过于重,所有的东西都会自然滑落到大明这头儿,这个跷跷板的游戏,就玩不下去了。</P>
    “关税从6%提到了13%已经很多了,再涨,陛下不会答应的。”沈鲤摇头说道:“这事儿关乎到了白银流入,还是以稳为主,倒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