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明是觉得他已经没有精力继续做御前大珰了。</P>
在这短短一瞬间,冯保把能想到的事儿,都想了一遍,确信自己没有出什么差错才是。</P>
“你看你,多心,朕就是看你辛苦。”朱翊钧有些无奈,一看冯保的神情就知道他多想了。</P>
“这个,就这个就好。”冯保左思右想,搬了个四方凳过来,坐到了陛下的身边,整理着陛下批好和要批的奏疏,朱翊钧本来想让他换个椅子,四方凳坐的难受,但最终没有说出口。</P>
作为皇帝,他的威权越来越重,一句话,都让人浮想联翩,他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深意。</P>
朱翊钧拿着一本奏疏,笑着说道:“绥远也有个好消息咧,农学博士柯延昌,把去年罗斯国使者送来的紫根草培育成功了,好事一件。”</P>
紫根草,耐寒,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有点水就能活,罗斯国进贡,是优质牧草的一种。</P>
农学博士柯延昌是大明牧草的顶级农学博士,算是和大明皇帝同门师兄弟,就学于大司农徐贞明,柯延昌带着人把榆林荒漠地给种绿了,弄得榆林绿草茵茵。</P>
可以说没有柯延昌,大明找到的那些牧草,恐怕很难形成规模种植;没有柯延昌,就没有现在的定牧和畜牧业,柯延昌还是个兽医,深受当地牧民爱戴。</P>
万历维新的成功,不是朱翊钧一人之力,而是大明上下一心,万夫一力,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P>
“陛下,海总宪要致仕了。”冯保将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P>
大明骨鲠本骨,海瑞海刚峰,年纪大了,心力枯竭,筋骨已衰,七十四岁高龄的海瑞,已经无力继续主持都察院之事。</P>
李幼滋在万历十五年致仕,若非一直要寻找合适的人选,海瑞去年就该致仕归隐了。</P>
“加少傅,赐蟒纹冠带,加赐银五百两、纻丝十表里、宝钞三万贯、国窖三十瓮,北大营营造的清勤园赐海总宪。”朱翊钧对海瑞进行了恩赏,他面色复杂有些犹豫的说道:“再恩荫海总宪养子海中适为尚宝司卿。”</P>
海瑞有三个儿子相继夭折,他有一个养子海中适,这个养子不好学,读书不好,但也算是有人继承了海瑞的荣光。</P>
皇帝之所以犹豫了下,是因为海瑞和这个儿子的关系不好,海瑞一生极其清廉,但是这个海中适反而钻到钱眼里去了,仗着海瑞的名声,四处招摇,又是养子,一来二去,父子关系就很僵硬了。</P>
朱翊钧拿起了笔,思索再三写道:“铁面龙图本布身,琼崖栝柏铸精神;碑林铸恶三千字,素衣追赃百万钧。三分南衙清鼎鼐,孤旌北向扫贪鳞。”</P>
“至今琼海浪淘沙,犹听青天拍案巡。”</P>
铁面龙图说的是包拯,都是百姓的父母官;碑林则是海瑞设立在朝阳门外的快活碑林;素衣则是海瑞建立的素衣御史;三分南衙是海瑞在万历十三年随皇帝南巡时候的功绩;扫贪鳞,则是说的海瑞作为大明神剑反腐抓贪。</P>
朱翊钧送给了海瑞一首诗,告诉了海瑞,他的功绩,大明不会忘记。</P>
“快活碑林,改名叫醒世林吧。”朱翊钧将海瑞设立的快活碑林,改了一个新的名字,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海瑞要离开朝堂了,希望海瑞离开朝堂,这个碑林,依旧可以警醒世人。</P>
皇帝朱批的圣旨送到了内阁,而后徐爵带着皇帝的圣旨,赶到了海瑞的住处,海瑞现在住的宅子,也是皇帝御赐家宅,徐爵来过几次,海瑞是真正的清流,他的家中没有任何奢侈之物。</P>
徐爵等下正厅,只等到了海瑞一人接旨,海瑞的妻子、继室、妾室皆相继病逝,三个女儿已经嫁人,养子海中适,似乎不在家中。</P>
“都察院总宪海瑞接旨。”徐爵甩动拂尘,两个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徐爵大声的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朕缵承鸿业,夙夜兢惕,惟赖刚正之臣砥柱中流。览卿沥血之奏,朕心怆然。”</P>
“十六载风霜,卿以杉松之骨,擎我大明纲纪;数万里山河,卿持神剑之芒,涤尽腐恶浊流;今闻卿疾,如折朕之肱股,然念卿忠恳,岂忍以君臣私谊误卿颐养”</P>
“昔包拯知开封而悬青天,今放卿归隐而遗剑芒,汲黯卧治犹佩银章;放卿依亲更添朱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