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去了,还是端公家饭碗更稳妥。
    讲到这里,唐编还给演员们详细地讲了什么是“投机倒把罪”。这个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要到1997年才会彻底取消。所以,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对个体买卖抱有疑虑,是很正常的事情。
    阎学军性格保守,黎想的胆子却很大。她受够了贫穷拮据的生活,坚持说要试试,还说如果阎学军担心她会坐牢,影响到他考大学,那他们可以先离婚,等以后确定没事再复婚。
    这句话成了他们两人矛盾大爆发的导火索,也让他们两个真离婚时也带着赌气成分。不过,后面只有阎学军一个人后悔,黎想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以上是基于原著的内容,还原度特别高。在改编时,唐编犹豫过要不要改掉一些细节,让黎想决定去摆摊的心路历程显得更“被生活所迫”?
    凌穗岁否决了她的想法,并告诉她这段按照原著来。
    她理解唐编的意思,毕竟黎想决定去摆摊的主观能动性太强,就会显得她“拜金”,也肯定会有部分观众把婚姻破裂的锅丢给她,夫妻之间为什么要闹这么僵呢?阎学军已经在努力考大学了,她就不能再等等吗?
    没办法,女性角色在影视作品中就是更容易被审判,凌穗岁却不怕这个。
    她就是要塑造这样的黎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她有什么错?难道她就非要过穷日子吗?从小疼爱她的哥哥在娶了嫂子后也会变,谁能保证丈夫考上大学后,对她的感情始终如一?
    和他们一同下乡的男知青,为了回城可以抛妻弃子。现成的案例摆在眼前,黎想没办法不多想。
    李元庆边听边记:“阎学军应该察觉到了黎想的这种心思,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更大了。他观念比较旧,觉得结婚以后彼此就是对方最重要的人,但黎想先是提假离婚,又是对他设防,他感觉自己被看轻了。”
    “这是你的视角。”凌穗岁点头说,“但在黎想看来,阎学军每天只需要看书学习,她却要做阎家所有的家务,照顾家里的侄子侄女,讨好公婆、哥嫂和小姑,不然他们就没有住的地方了。”
    “尽管这样,他们也只能睡在很挤的地铺上,饭桌上多吃一口都会被翻白眼。两人都没有工作,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糊火柴盒,黎想又要赚钱又要伺候全家,完全累到崩溃,阎学军还只会给她画饼,一点心疼她的
    ()实际行动都没有。”()
    虽然她说的是角色,产生代入感的李元庆还是不禁感到脸红。
    ?本作者草莓珍珠蛋糕提醒您最全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解释道:“阎学军这方面确实太渣了,但他是觉得多复习更要紧,考上大学之后才能让夫妻俩脱离现状……”
    在凌穗岁的微笑注视下,李元庆咳了咳:
    “当然,他的行为还是很利己的,相当于是抢先做了选择。”
    如果现实条件只能让一个人专心备考,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黎想呢?人的本性会趋利避害,阎学军就算没想过,潜意识里也知道,考上大学的人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阎学军确实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让黎想过上好日子,但黎想又没开上帝视角,她怎么知道“好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来?
    不过,凌穗岁也赞同李元庆刚才说的,阎学军确实有千万个缺点,却从没想过当负心汉。在离婚后,他把所有积蓄都给了黎想,真的考上大学后也从补贴里省出一部分寄给她,只是黎想没要。
    不管是原著还是剧本,对他的角色塑造都难以用一个标签概括。李元庆表示,黎想和阎学军分开不是谁的错,就是性格不合造成的婚姻悲剧。
    凌穗岁其实不这样想——适配阎学军的妻子需要什么性格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任劳任怨,愿意为丈夫无条件付出的“贤妻”吗?
    他们两个最终会分开,根本原因是经济矛盾。要是他们有房子,不用在阎家“寄人篱下”,黎想也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不会有上述问题。
    同理,凌穗岁认为,无论是阎家人或黎家人对他们的刻薄,根本原因也是没钱。那个年代大家太穷了,多一个人的口粮都成了奢侈。否则血脉亲人,何至于此。
    剧本的改编也沿袭着这个思路,没有角色是天生的“极品”或“反派”,必须要和主角作对。亲人锱铢必较、寸步不让的背后,是贫穷盘旋在两个家庭上空,难以挥散的阴影。
    凌穗岁和李元庆讨论前期剧情时,宋灵珊偶尔会插两句,黄睿则是保持沉默,毕竟还没到陈海出场。
    不过凌穗岁注意到,他虽然没开口说话,记笔记的动作却没停下过,而且是边记边点头,好像对他们的发言特别满意的样子。
    黄睿的内心os确实是:终于遇到靠谱的、真的在研读剧本的剧组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