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东元战局,消息传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的情况就是,表面上一片和气,再无叛乱,暗地里却是怨气滔天,暗杀地方主政者、对大晋律法阳奉阴违、偷偷贩售三道情报给各大圣地………等等,此类之事屡禁不止。
    大晋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修改晋法这条路已经彻底堵死了,索性就只能继续镇压,寄希望时间,盼着日子长了三道百姓就能适应。
    可是,这个节骨眼上,大晋要开始东征。
    豫梁皇这次东征,是要跟同盟的联军作战,别说一千两百万大军,若是可以,他恨不能再从大晋那边调几百万大军过来,以确保自己能稳胜。
    东征就意味着调兵,中州三道的兵力,全部要抽去对付冀州,三道难道不管了么?
    完颜丞当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他先是将情况禀明晋帝,晋帝不含湖,直接调了大晋的玉成王、永威王,各率百万圣军镇守三道,还有十个大晋侯爵,各率五十万大军过来。
    有七百万大军镇守三道,完颜丞还不放心,又将整个三道内入流势力的所有精锐武者,全都强行征召入伍,共计有三百多万人,用麾下一千多万大军裹挟着他们,一起进了东元道,名义上是拉拢这些势力一同为大晋效力,实际上是怕他离开之后,这些势力又暗中挑事。
    拉着这些人一起上战场,一方面能强迫他们去当炮灰,一方面又能消耗中州三道的根基,何乐而不为,这些势力虽然心里也清楚,奈何豫梁皇实力强大,大晋又不讲道理,他们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听话了。
    毕竟乖乖听话,豫梁皇还能给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活路,不听话,那可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大晋东征名义上是一千两百万大军,可加上三道精锐,实际兵力高达一千五百万,当然那三百万说是精锐,跟有组织有纪律的圣军完全没法比,但到底也是武者,战场上多少也是能发挥出作用的。
    得知大晋东征的消息,同盟丝毫不敢大意,冀州光靠琴剑山庄一家,不可能守得住。
    眼看着魔衍圣宗就要被汾灵皇攻克。
    要是冀州,也被豫梁皇拿下。
    真让大晋一统北地六州。
    河东同盟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幽州南部是古江的源头,上游北面为幽、凉二州,南面则是雍州,新月神教并未主动参战,大晋要是不想把雍州拖下水,就不能从上游渡江。
    古江中游北面为中州,南面是河西,幽野皇拓跋尊已经率大军渡江南下,目前正跟同盟大军在河西对峙,即便打败了同盟,他也要想办法渡过通天河,才能进入河东五州。
    而古江下游北面是冀州,南面就是河东五州。
    大晋若是打下冀州,一统北地六州,就意味着能从整个古江流域中下游的任何一处,直接渡江南下,到时如果同盟在河西也战败,那大晋就可从北、西两个方向大军压境,整个同盟五州就没有一丁点的战略空间,只能在自家地盘上,跟大晋殊死一战了。
    大晋的策略,明显也是往这上面走的。
    所以,同盟不但要在河西挡住幽野皇,同时还要帮琴剑山庄挡住豫梁皇,不让大晋一统北地。
    其实也算不上帮,毕竟琴剑山庄本就是同盟的一份子,扬州会盟时,五大圣地,外加武威王六家那可都是歃血为盟,发誓要共同反晋的。
    新禹历1332年十一月初五,同盟从扬州渡江北上的八百万大军,抵达冀州之后,立刻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中州东元道,与琴剑山庄的两百万精锐合兵,千万大军严阵以待,誓要将大晋挡在东元道外,摧毁大晋一统北地的图谋。
    得亏冀州南岸跟东元道的距离不远,到十一月十五,同盟的千万联军,就已经陈兵在东元道以西,准备随时抵御豫梁皇的大军。
    一般来说,双方兵力过万的大战,就已经是很少很少的了;过十万称得上是大规模;过百万那就是大战役;似东元道现在,双方兵力加起来快破三千万,那放眼神州历史,也是极其罕见的。
    同盟的千万联军,由琴剑山庄老庄主,前大禹神朝兵马大元帅赵虞龙亲自统领,按说有如此经验老道的统率,同盟兵力即便不如大晋,但毕竟是防守方,无论如何表现也不应该太差。
    可实际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
    赵虞龙命大军一字排开,在东元道以西五城各压百万重兵,自己亲率五百万大军坐镇中央,随时支援五城。
    这个安排,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完颜丞手上一共有一千五百万大军,这个数量的大军调动,只要不瞎都能看见,何况现在战场双方最高都是由圣人坐镇。
    赵虞龙这个安排,可以随时跟着完颜丞的攻城安排变动,完颜丞要是举大军攻一处,同盟大军也可以聚集到一起,要是分散进攻,他也能用自己手上这五百万大军,根据敌方的攻城兵力,调兵支援。
    然而,赵虞龙忽略了致命的一点。
    千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