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张和履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着圣旨过来的,自然是凉州刺史的官印,同时还有卢植发过来的邸报。
    就在十几天前凉州发生叛乱,别驾从事和陇西太守李相如造反,先杀凉州治中从事程球,再杀耿鄙,最后连汉阳郡太守傅燮都因此罹难。
    叛军的气焰迅速发展起来,大好的局势因此迅速逆转,叛军迅速推进到汉阳郡。
    朝廷的兵力不得不退回右扶风,凉州全境完全沦陷。
    张温因此被免职,崔烈上任太尉,率军前去平叛。
    问题又没有多余的兵力,董卓又不听话,崔烈最终上表辞官。
    由原本大司农曹嵩,花了一亿钱买下太尉职位。
    刘宏还是很体恤这个,让他几年里都没有缺过钱的大司农,没有让他统兵去平叛。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谁来负责平叛?董卓吗?
    就算董卓负责平叛,那么凉州刺史总要有人担任吧?
    汉阳太守,总要有人担任吧?
    考虑到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乱,陇西太守也要安排。
    谁来?
    官印挂在西园,就没有一个人敢买!
    要说这太守和刺史的官印,从来都是热门之选。
    甚至阉党那边的人,刘宏派人暗示过,都没有人愿意接手。
    既然没有人接手,那么只能指派一个过去,最后刘宏想到刘备,主要是他刚刚平叛完毕。
    不指望他能平叛,好歹能保证汉阳,武都和安定三郡在朝廷手里。
    “如今朝廷的局势就是这样……”刘备放下邸报,没想到自己就这样升官。
    也不能说升官,刺史在明面的职权上,权力严格来说还不如太守。
    也清楚朝廷为什么会派他过去,毕竟他还有‘讨逆将军’这個身份。
    只是没有国相这个身份后,少了两千郡兵编制……最重要的是,张郃如今的身份可是郡兵军侯。
    “儁义,大哥若是上任凉州刺史,可愿意随我们一起过去赴任?”张和看向张郃。
    “愿附骥尾!”张郃主动答应下来。
    这两年相处下来,他很喜欢刘备军的氛围,这里虽然竞争很厉害,不过升官的机会也不小。
    他是寒门出身,没什么后台以后升迁可能会很难。
    尤其新的国相上位,是否会安排自己人统领郡兵,这个也不得而知。
    之前凉州平叛,最终没什么结果,这点他也有些纠结,这次打算表现得更好。
    “朝廷似乎对我们也做出补偿……主要是针对达道的。”刘备看向张和,“恩师的邸报说,朝廷有意任命你为太守,只是到底是汉阳还是陇西,如今还没有确定下来。”
    毕竟这两郡还在敌人手里,就算要任命,好歹也要先收复回来再说。
    不如说,张和能不能顺利上任,还得看刘备能不能收复这几个郡。
    “我当太守?不要不要,到时候郡丞和都尉,说不定是买官来的,我还要受掣肘!”张和闻言当即摇头。
    这吃力不讨好,可能还要被摘果子的事情,他才懒得去做。
    “达道,你忘记我是刺史了?”刘备笑道,“我现在保证,除了我们的人,谁也别想上任郡丞和都尉!”
    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各郡太守,自然是郡丞和都尉也在其中。
    刘备若是弹劾,或者动点手脚,那么谁也别想安心上任。
    最多三五个月,就被弹劾免职。
    被这个手段免职,名声难免也会受到影响,除了买官上任的那些人,傻子才会上任。
    当然这样很大概率会得罪阉党,可刘备的身份,最不怕的就是得罪阉党。
    张和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不过朝廷到底没有正式任命,所以未来如何还不确定。
    哪怕他心里清楚,朝廷既然放出风声,那么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差不多稳了。
    不管风声传得多么怪,多么离谱,传出来就意味着朝廷本身有这个想法,只是要观察观察。
    只要没有出现强烈的反对,那么张和上任太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河间国的事情怎么办?”张和突然想到什么。
    经营得那么好,拱手送人实在有些舍不得。
    “这个……不知道,恩师没有说这方面,可能是继任之人还没有确定。”刘备看了看邸报,没有看到河间国这边的消息。
    朝廷似乎还没有任命新的国相,当然也有可能在待价而沽。
    治理的那么好的郡国,不管是士人还是阉党那边都想争取。
    士人那边也不团结,皇甫嵩的派系几乎被废掉,几个小派系已经主动避开袁氏。
    有时候张和都觉得,曹嵩故意在这个时候买官:
    一方面是刷履历,毕竟当过三公和没当过三公的家族到底不同。
    二则三公不稳定,很容易被免职,他大概打算借此跑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