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始出产棉织品的。在沈家的努力之下,使得桃源村纺织的布匹在府里打开了市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因为是最早出来的,所以哪怕后面随着棉花的推广,棉布的盛行,也不曾压下桃源村的风头。
    只不过常喜乐为了避嫌也是为了让木工坊的人更加有创造力,所以并没有对纺织工具进行改造,而是让他们先自己摸索。而木工坊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真的改造出更适合纺棉的纺车。
    因为不同的材料纤维性质并不相同,这也就对纺车上的绳轮直径大小、锭子数的多寡要求有所不同。如不需牵伸的麻纤维,在并捻合线的时候,轮径可以尽可能的增大,锭子数可以多至五枚;而纺棉则情况并不同,他受到牵伸的限制,不能过高,所以轮径也就较小,锭子最高为三枚。
    而木工坊改造纺车,就是从轮径和锭子数着手的。并且还由之前的手摇式纺车,改造成脚踏式纺车,与黄道婆改造纺车很相似,这使得效率增加了不少。
    这些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为此常喜乐给他们包了大大的红包以做奖励。
    他所会的就是这些人创造传下来的,不过是仗着穿越拿先人智慧来伪一把能人,实际上真正的能人是眼前这些人。
    不过脚踏纺车虽然效率相对手摇比较高,可若想大量生产,就得耗费很多人力。
    常喜乐原本还想再等两年才开始进行大改造,可没有想到棉花推广的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棉花的推广还是有一段过程的,哪里想得这才短短几年,大家就从不屑一顾变成非常追捧了。
    为了节省劳动力,能让更多劳动力去做其他事,他准备开始建造水转大纺车。
    如今的桃源村对水力利用已经非常纯熟,村子的榨油坊、舂米坊等都利用了水力,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
    而普通的手摇纺车或者脚踏纺车一天最多能纺纱一到三斤,而水力大纺车一个昼夜能纺出一百来斤。
    而改造纺车只是第一步,重点还是在后面的织布和染布上,尤其是染布。
    经过深加工的产品价值会更高,而这里的染布技术并不好,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掌握,而是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上。因此成布相对就非常的昂贵,其中的利润非常的大。
    而棉布属于新兴产物,材质与其他不同,所以染布技术也就颇为保守。
    常喜乐之前就看好这一片市场,只是他当时一股脑弄出来的东西太多,总觉得反常为妖,而且他对染布也不过是有理论知识,具体还得经过试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