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移民的乡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程也带过去。
    比如湖南和广西,最近几年也开始跟着学。但他们的本钱没有四川雄厚,说白了就是没有充足人口做支撑,因此实行起来只能小打小闹。
    巡视各地的御史,知道这种违规现象吗?
    知道!
    但全都选择隐瞒不报。
    这次当然也按流程办事,朱皇帝说至少移民五千,那些家伙直接招募六千民兵。其中不乏已经结婚的,到时候还要把妻儿也带去,算上孩童估计能移民上万人。
    ……
    熊扬祖今年十八岁,籍贯绵竹县孝泉镇。
    他祖上也算大族,而且长期不分家。于是身份就很奇怪,家族貌似有权有势,普通族人却跟佃户无疑。
    天可怜见,朝廷勒令大族拆分。
    绵竹熊氏阳奉阴违了几年,直至江西拆族事件闹大,四川官府也连忙动真格。直接派兵到各府县,一族一族的强行拆分,熊扬祖的父亲甚至还分到了族田。
    可惜田产不多,只有几十亩。
    家中却有父母、祖父、三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哥哥们也各自娶妻生子。
    分到的那几十亩地,根本就不够吃。
    一个哥哥去了县城打工。
    一个哥哥在种地之余,偶尔去镇上的练油坊帮工。
    父亲和祖父都会篾匠活,母亲和嫂嫂们养蚕织布,再佃耕几亩地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熊扬祖甚至读了三年村塾,可惜他资质平庸,科举肯定无望,识得一些日常用字之后便辍学了。
    今年刚收割完稻谷,突然有官差进村。
    官差扔下一些安家费,就把村里几个男丁带走,熊扬祖便是其中的一个。
    熊扬祖稀里糊涂被带着往北走,沿途不断有其他男丁加入,最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山村住下。
    来了许多长官,发给他们兵甲,随即开始训练。
    旗帜、号令、阵法,全是简化速成版。
    由于熊扬祖读过三年书,而且身体也健壮,直接做了鸳鸯阵的小队长。不但有一杆长枪,还发给一把弓弩。
    为期两个月的民兵速成训练结束,熊扬祖就被带去茂州那边。
    他很快看到一处被攻占的寨子,挂着上百颗已经风干的人头。
    一个军官骑马奔来,对率领民兵的将领说:“你们怎才来?留下五百人安置在此,自己去挑选土地。剩下分为三股,散去各处移民耕种!”
    五百民兵就此留下,也有数十个正规军,暂时跟民兵一起看守寨子。
    听说此地贼酋并未除尽,带着少量残兵逃进山里,随时有可能潜伏回来偷袭村寨。
    在冬季降雪之前,都得好生防备。
    降雪之后,更要小心翼翼。那些贼寇在山里受冻,极有可能冒险出来劫掠。
    只有过了今年冬天,把残余贼寇冻死饿死许多,明年的潜在威胁才更小。
    熊扬祖随部继续行军。
    中途又遇到几个被攻破的寨子,同样挂着风干的人头,陆陆续续有一些民兵留下。
    深秋时节,熊扬祖来到一个叫亨州的地方,在汶川县城以北百余里——直线距离只有二十里,后世叫做灞州镇,那里是董彦博的老巢。
    董氏经营此地数百年,积攒了无数财宝,而且修筑了石头城堡。
    他不愿放弃家业逃进山里,居然选择据城死守!
    林冲一路分兵打过来,身边只有六千主力。
    董氏城堡和附近山岭,却分布着七八千蛮兵,其中很多是从别处逃来的蛮夷,被林冲大军一路追赶着过来投奔董彦博。
    林冲率军抵达的次日,董彦博就派儿子董存志出城求和。
    董存志见到林冲直接跪下:“林将军,董氏愿意投降,官位和赏赐也不要了,从此归顺朝廷再不背叛。”
    林冲一脸络腮胡子,盯着董存志冷笑,随即吐出两个字:“杀了。”
    几个亲兵举枪就捅,董存志还没反应过来,身上已经多了几个血窟窿。
    山路难行,林冲只带了几门火炮。
    而且分兵在各处,他目前手里只剩两门。
    “轰轰轰轰!”
    两门火炮轰击石头城堡,里面的蛮夷惊慌呼号。
    一个叫罗全礼的蛮酋惊恐说道:“就是这种会打雷的砲子,半天时间就把我的寨墙轰烂。我吓得连忙从后山逃走,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
    董彦博目瞪口呆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一直生活在山里,消息实在太闭塞了。
    归顺大明之后,四川布政使让他们把儿子送去成都读书。他却找各种理由拒绝,根本不愿跟外界接触,甚至不知道明军有火炮。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董彦博预料。
    大明朝廷不但不议和赏赐,反而派遣大军杀来。
    这些明军太厉害了,诸蕃酋长甚至来不及聚兵汇合,就被陆陆续续击破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