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0不应幕府无班固早晚燕然刻颂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物都是很复杂的,即便奇男子虞允文也不例外。
    尤其是虞允文晚年,位高权重,名利双收,渐渐变得刚愎自用。
    《宋史》对此描述得非常隐晦,只在《薛季宣传》里点出虞允文“讳阙失”。
    辛弃疾在《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中,也非常隐晦的写出“兴门户之叹”,基本可以推断虞允文通过派系斗争把王炎搞下去。
    ……
    “你们都是南方人,恐怕还不知前线捷报,”王炎兴致勃勃说,“几路大军连战连捷,听说已经快要打到西夏国都兴庆府了!”
    陆游大喜:“真的?”
    王炎说道:“自是真的。我也是被捷报激励,才下定决心弃文从武。我大明虽然将灭西夏,但漠北还未定,西域也未平,迟早有一天我能带兵出征。”
    洪迈取笑道:“西夏将覆,看来用不上你这个当代班固了。”
    陆游却说:“等公明兄带兵出征,我就给他做幕僚,参谋军中诸等事务。”
    “欢迎之至,”王炎乐道,“到时候,我做统兵大将,你做军中参谋,一路杀到极西之地。”
    一直没吱声的王廉清,突然说:“我给你们画凯旋图。”
    王廉清的爹,是一个大画家,他自己也擅画。
    四人相谈甚欢,官船在河阴县停靠时,他们还下船去买来酒食。
    “大捷,大捷!”
    “数十万大军围城,西夏国主李仁孝率百官出城投降!”
    “西夏灭了,西夏灭了!”
    “……”
    船上四人正在饮酒,忽听岸边欢呼沸腾,他们连忙出舱去询问究竟。
    在甲板上碰到一个漕军军官,笑着对众人说:“刚有露布传到,西夏已灭。西夏国主和文武百官,全部出城跪降,我军兵不血刃就拿下兴庆府。”
    王炎大呼:“且去饮酒庆祝!”
    “同饮,同饮!”
    “再去沽两坛酒来,今日不醉不休。”
    四个年轻人欣喜若狂,在船舱里喝得东倒西歪。
    他们接下来经过的每个县,城内城外百姓皆喜气洋洋,甚至比灭金的时候还高兴。
    这个时空,没有靖康之辱,北方遭受肆虐的程度有限,并且辽宋两国和平数十年。因此人们对辽金覆灭没啥感触,反而是一直交战的西夏,让北方官民非常痛恨,一旦打仗就征调无数。
    洛阳城内外的许多店铺,都趁机挂出打折的招牌,人们热情洋溢的谈论前线战绩。
    王炎拦住一个路人,问道:“洛阳哪处酒楼最好?”
    路人回答:“有巴楼,前两年刚扩建的,修了足足五层楼。”
    “酒苑叔平无比店,洛中君锡有巴楼”,这是北宋开封流行的民间谚语,多少透露着开封人民对洛阳的调侃鄙视。
    如今大明迁都洛阳,有几个洛阳富商合伙开酒楼,直接取名“有巴楼”反嘲讽开封人。
    王炎请客,带大家去吃酒。
    王廉清看着底楼大堂食客的银碗,忍不住说:“此楼酒食肯定昂贵,吾等皆贫寒士子,就在一楼餐饭即可。”
    屁的贫寒士子,三个出自官宦之家,一个出自武将世家。
    “也行。”王炎无所谓。
    “我大明将士,怎忍得下有人自称爷爷?当即就有一员小将,从大明军阵中骑马奔出。你们却道那小将是谁?”
    讲到此处居然卖关子,周围食客纷纷摇头,还有人催促他快往下讲。
    那食客继续说:“这员大明小将叫做王俊,军中唤作王开山,乃大将吴相公麾下骁将。却见王开山飞马奔出,大喝一声,吓得西夏贼将肝胆欲裂……”
    听完一出瞎编乱造的故事,陆游问道:“谁认识这王开山?”
    王炎摇头:“我兄长也在军中统兵,却没听他说起过,想来是另一路的猛将。”
    其实这些故事,都是商贾带回来的,从河西走廊回来的商人尤其多,导致吴玠麾下将领居然变得最有名。
    反而是韩世忠、岳飞那一路,距离大明边境最远,他们的事迹还未传开。
    又开始讲了,陆游侧耳倾听,越听越热血沸腾,恨不得从太学转到军校去读书。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