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苍茫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梦到了去世多年的大姐!
    张震猛然睁开双眼,下意识想拿一旁的手机看看时间,却摸了个空。
    环顾四周后,这才发现他身处在一个土胚房。
    往外看去,老旧的篱笆墙,遍布苔痕的井台和光滑如镜的碾盘都如记忆中一般。
    嘶……这是鲁东山区老家的那座小院啊!
    它不是在三十年前因为山体滑坡被掩埋了么?
    张震猛地回头,玻璃窗倒影里映出一张年轻帅气的脸。
    他下意识抬手摸着脸,随后又掐了一把,皮肤光滑细腻,胡茬都没长多少。
    这是........二十冒头的自己!
    肚子上的肥膘没上身,头发也黑亮坚挺。
    正房墙上落满灰尘的月份牌,大红色艺术体清晰写着,一九八八年一月三十日!
    “这是……重生了?!”
    他清楚记得,这一年是大学最后一学期,他被学校安排在省城文物局下属的《文化报》报社实习,放寒假时回了老家。
    如今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父母的抚恤金已经告罄,离过年还有十七天,但大姐手里连年三十吃饺子的钱都凑不出来了。
    更麻烦的是,来年开学,弟、妹的学杂费又是一项巨大开支。
    “哥,哥,你发什么愣,咱姐要卖嫁妆了!”
    这是?妹妹二丫的声音,张震猛然回头。
    身后站着个背着军用书包的少女。
    少女十六七岁的样子,俏脸儿瘦的让人可怜,麻花辫、长刘海,暗黄土布棉袄衬得那苗条身材楚楚可怜,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
    正是妹妹张骊,小名丫丫,过了年十八,在县里上高三,今天刚刚放假回家。
    看到多年未见的妹妹,张震惊喜道:“二丫,真的是你啊!”
    二丫没搭话,只是焦急的拉着张震向院外扯,“哎呀,咱姐要卖嫁妆啦,你快去看看。”
    “这可是清朝的东西啊,才给五块钱,太少了吧!”
    是大姐的声音!
    透过稀疏的篱笆墙,张震看到村里的土路边蹲着个身穿藏蓝列宁装的男子。
    地上摆着一块军绿帆布,堆满了一些毛巾、肥皂等日用品。
    旁边一个眉清目秀的高挑姑娘,手中拿着的几十枚银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看到这个身影的一瞬间,张震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高中那年,父母出意外去世,让本还算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当年大姐才十九岁,为了供养三个弟、妹上学,悄悄撕了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她既当爹又当娘,靠微薄的抚恤金和地里收成勉强过日子。
    为给他们凑学杂费,她省吃俭用,日夜操劳,除了干农活还帮村里人做针线换点鸡蛋、粮食。
    几年下来整个人都累脱了形。
    张震毕业那年,她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
    更可怕的是,半年后村外的青石峰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山体滑坡,整个村子因此毁掉。
    张震在省城躲过了这一劫,可姐姐和弟、妹连同老院子一同埋在了地下。
    此事成了他上一世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
    三十多年来,只要梦到可怜的大姐和家人,张震就心痛至极。
    眼前的这一幕如此熟悉。
    大姐张巽为了给弟、妹,凑最后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将父母给她准备的嫁妆银圆拿了出来,要卖给这个收银圆的家伙!
    张震祖上在解放前就干过文玩行,他从小耳濡目染,了解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大学期间除了新闻专业,他又选修了历史专业。
    家人出事后,他没留在报社,而是去了文物局工作,参与过不少古迹发掘。
    对各种古董了如指掌,后来又机缘巧合做起了古董生意。
    重生之前,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鉴赏家和古玩收藏大家。
    见过、玩过、买过、卖过的各种古玩不计其数。
    多年下来积累的经验让他练成了火眼金睛,任何古董从眼皮子下一过,立刻就能看出真假和来历。
    大姐手中这些银圆可都是清代的龙洋,距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在十几年后,可以算是五级文物了。
    在大陆也许不值钱,但是如果运到南方去,卖给香江和台岛的收藏家,品相好的价值都要在几百块,名誉品甚至上千。
    如果里面有稀有版本或是大珍,其价格更是天价。
    张震还记得,在三年后的九一年,香江一次秋拍上,一枚香江造《上海一两》银圆拍卖了一千三百一十万美刀。
    他重生前,一枚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奉天癸卯一两银圆》拍卖出四千万的高价。
    这时,收银圆的男人笑道:“还嫌少,我给你说明白,不管清朝还是民国的,这种银圆都是银子掺铜做的,纯银子现在才多钱?
    这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