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法官(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放置了篇诗词墨迹还不曾干透的样子随手取过大声诵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r></br>虽然下面没有落款署名李二也知道这是王安石的诗词。</br></br>并不是因为李二对于王安石那干瘦方正的字体熟悉而是这诗是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br></br>“此作如何?”</br></br>李二略略的沉吟一下:“此做和折押运而已还算是严谨工整旁的也没有甚么算是平常的诗文这样的诗词乡下的老秀才一天也能作个十篇八篇的出来……”</br></br>众人都亲眼见王安石做这诗的听李二如此的评价顿时哄堂大笑神宗皇帝亦是笑的直不起腰来。</br></br>司马光喘着气好容易止了笑大声说道:“驸马的评价真是中肯尤其是那严谨工整的评语最是贴切哈哈。”</br></br>王安石亦是微微一笑:“驸马所言不差此诗确实平庸的紧。”</br></br>大凡文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格外珍惜即便明明知道别人的夸赞言不由衷也是喜欢最见不得李二这般的评价。</br></br>王安石能够坦然承认自己的诗词平庸实在叫众人心生敬佩!</br></br>李二正色道:“然此诗乃是当世无出其右者的佳文纵是诗仙重生亦难有如此的胸襟气魄无论此文为何人所做李二先行敬仰一下。”</br></br>俺李二团团一揖众人大是惊诧便是神宗皇帝亦是问道:“驸马这是为何?方才不还是说此文平庸的么?为何又言为当世的佳作?”</br></br>李二说道:“若是这诗确实是一般言辞不见华丽也就是对仗工整而已。然此文的妙处却不在字里行间而是在诗词之外的。”</br></br>王安国自然知道这《咏梅》是兄长王安石所作奇道:“看诗便是要在字里行间寻找妙处如何还看到在诗词之外?”</br></br>李二嘿嘿一笑:“此诗文看似咏梅实则是言志的。作诗之人借梅花表自身想来此人亦是如这梅花一般的迎风傲雪虽经风寒而不屈孤独无援而不馁这是何等的胸襟!每到百花杀尽之时蜂蝶消散之季才肯怒放。宁可忍受霜刀冰剑亦不肯轻赋好逑于桃杏牡丹之俗流想来做此文者亦是刚正不屈之人想来也是处于“百花凋零无蜂蝶相伴”的孤立无援境地。此等人物行事不论成败都是孤胆豪杰。想那诗仙不过是咏叹山川的壮丽抒自家的豪迈;而此诗却是以以独抗众更为难得的。”众人听李二这么说俱是在思索王安石的境地如今的王安石确实是“百花凋零无蜂蝶相伴”原本许多支持新法的人物如今纷纷倒戈激烈的反对新法只有几个铁杆的新法派追随王安石确实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br></br>李二装模作样的问道:“不知这是哪位大人的佳作?”</br></br>王安石笑道:“甚么佳作不佳作的是我胡乱应景所写的。”</br></br>司马光亦是笑道:“驸马方才所言极是有理的如今王大人已是到了“百花凋零无蜂蝶相伴”的境地。虽是铁骨不屈为人敬仰却是与国家社稷不利以一人之声名博天下之大势为智者做不为难道獾郎还执迷不悟……”</br></br>王安石亦是毫不退让的说道:“司马二郎缪的甚了……”</br></br>众人都知道二人又是要一番争吵神宗皇帝急忙摆手制止:“二位爱卿安坐今日不论新法旧法之事还是先说道说道那牡丹一案的吧。”</br></br>“牡丹案已历经三审早是定案为何还要再说?”司马光早就知道李二闹法场的事情李二当时不知案情为“老乡”开脱也不奇怪奇怪的却是神宗皇帝的态度先是不动声色的不闻不问如今突然再次提及显然是有再次审理的可能。</br></br>王安石言道:“也毋庸讳言驸马与那牡丹本是乡梓还有长平公主也在阳谷不少的时日驸马公主俱言牡丹非是那弑杀尊亲的歹人希望能够改判成误伤人命……”</br></br>“本就是误伤人命我两次判决都是如此根本不必再审。”司马光坚持说道:“只是被伤之人乃是牡丹生父这便是大大的不同自然是要重判的。”</br></br>“牡丹既已出嫁便是夫家之人三媒六聘官家文书一样也曾少了难道有人伤害其亲夫便袖手旁观不成?不过是出手重了误伤而已!”</br></br>确实在牡丹案中不存在多么扑朔迷离的案情亦没有官官相护贪赃枉法的丑闻只不过是父权和夫权之争。</br></br>看二人争吵的越激烈李二忍不住说道:“二位大人不必红面相争且听我一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