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第六十四~七十章回顾、卷末总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能说明问题了。
    “先有相互吸引的特质,然后才有相互吸引的渐近线,他们本末倒置,肯定不般配”“可能以后会更般配一些,前提是能摆脱渐近线给人带来的幻觉和错觉”,两位主角说的话完全否定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
    “即便两人渐近线完美对应、互相补充,也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句话是旁白。旁白也否定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
    从本章慕正光对待詹道合的态度上能看出,慕正光不轻易吃亏、不轻易生气。
    慕正光和徐萦则说起赵陈蒿的事,从这里能看出两人之间没有隐瞒、没有猜忌,徐萦则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把某些想法、某些疑惑藏在心里。
    “慕正光心里一惊”,他“惊”不是因为事情败露、不是因为他在防备徐萦则。从前文中能看出,慕正光和异性的交往很不自然(和徐萦则的交往另当别论),在他的意识中,他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赵陈蒿好还是不好,所以徐萦则问他“卢浩、商禹、赵陈蒿他们还好吧”,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一章也没有写太多具体内容,这些会议是第二届建模大赛的收尾工作,会议结束,大赛结束,第一卷也就到此为止了。
    “研究院所有分院的所有成员在2021年第一季度一共击杀了174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关押了65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招募了26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勤国里的中古者不到15000人,研究院只用了一个季度就处理了265位中古者,效率很高。
    ————————————
    《卷末总结》
    ————————————
    【卷名】
    本卷名为“一局定胜负”,“一局定胜负”指的就是建模大赛。在以后仍然会有一局定胜负的比赛,但不会再像这样大篇幅地描写了。
    通过这几场收尾的会议,想必你已经看出来了,建模大赛是个“平台”。在比赛之后举办的见面会、交流会,这些会议为主角开阔了视野。
    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与许多中古者相遇是件很难的事,与上古者相遇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上古者和中古者在人群中占比极少,不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他们筛选出来,基本上不可能遇见。
    比赛不是目的,但是因为有了比赛,很多人事物才有出场机会。当这些人事物正式出现之后,比赛就成了一件不值一提的往事,人们甚至会将它遗忘。而在这些往事中得到的收获、成长,却被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比赛,主角要到什么时候才会见到上古者?再换个角度,即便主角见到了上古者,他们能认得出来那是上古者吗?不一定。
    文中写了卿赴雨是上古者,那么文中有没有写两位主角确认卿赴雨是上古者?没有。慕正光见过周序同,但他也没觉得周序同是上古者,直到后来,他翻看手册,才恍然大悟。
    或许有的人会说,没有建模大赛,那还可以走升级、争霸天下的路线,只要主角越来越强,迟早会有上古者凑到他们身边。但是根据本书的设定,这条路走不通。为什么?因为升阶速度几乎是固定的。
    通常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中古者和上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让上古者主动来到主角身边,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反过来了,让主角离上古者更近。
    此外,本书不推崇跨境界对敌,二阶打三阶,从理论上来说没有胜算。
    在第一届建模大赛里,徐萦则和卿赴雨的对决花了较多的笔墨,这是一场中古者和上古者的同阶对战。如果徐萦则用运行吸收把卿赴雨的渐近线全部夺走,她肯定能赢,但这么做风险太大,且不合情理。
    在第二届建模大赛里,苏韬对战慕正光,虞清池对战徐萦则,都是秒杀,尤其是第二场,一句话就能写完,不需要任何细节,也不需要任何战术,优势巨大,无懈可击。
    ————————————
    【剧情】
    第一卷的剧情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总结:“暗”覆盖世界,赋予所有人力量,主角得到力量,参加建模大赛,取得优秀排名,即将加入研究院。
    说的更简洁一点,就是第一卷里主要写了两届大赛和两位主角。读完这一卷你会发现,故事中没有一个经常出场的配角、没有一个能引导剧情发展的配角。
    没错,第一卷里确实没有这样的配角。第二卷里有。这是后话,我们还是来分析第一卷的剧情吧,或者说,第一卷写了哪些人事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阅读,我把第一卷的剧情分为两条主线:主角,设定。
    两条主线已确定,再次细分:主角主线,主角能力,设定主线,设定“暗”,设定能力,设定公平,设定强化。
    ————————————
    【主角主线】
    第一卷里写了两位主角的人生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