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
    什么得位不正,什么不得民心,他明明还是公子,得父亲宠爱的儿子。
    这是造谣诽谤!
    【胡亥由于得位不正,担心朝臣不服,兄弟争权夺位,采纳赵高的建议,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大臣以及诸位公子。为了敛财,连姐妹都不放过。株连甚广,人人自危,百姓惊恐。】
    【他上位后,推行的法令较秦始皇时期更为严苛,并加重百姓赋税。《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在狱中嗟叹:“大肆捕杀忠臣,不计后果;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赋税沉重,不在乎花费多少钱财。”】
    天幕再度出现了李斯列传节选。
    同样是从“杀兄弟篡位”开始,至“咸阳城被攻破”结束,所读部分划有醒目的红线。
    【有一个词叫官逼民反,胡亥与赵高所为,岂非正是如此。】
    李斯列传节选的字迹消失,画面跳转到了大泽乡,又开始出现一段视频。
    [天降滂沱大雨,道路不通。
    陈胜、吴广因为大雨延误了期限,按大秦律当斩。造反是死罪,不造反也是死罪。
    造反还有一线生机。
    陈胜和吴广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在严刑厉法下,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以胡亥得位不正为旗号。《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言道: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继承皇位,应该继承皇位的乃是公子扶苏。】
    赵高人麻了:“……”怎么还提他?
    因为他名字里有个“高”字,所以他出现的频率就特别高吗?
    横竖都是死,不能让他死的安详点吗。
    嬴政听到胡亥连姐妹都杀,气得想要拔剑斩了这逆子。
    但这拔剑的声响吓出了胡亥一身冷汗,犹如在鬼门关前走一遭。
    他想喊冤枉,但有人比他喊的更响。
    天幕上,他的三个兄弟悲戚地大声喊道:“苍天无眼,我没有罪。”
    喊完就拔剑自刎,把他吓了一跳。
    嬴政看到自己的儿子一个个自尽,剑已出鞘,人却已疲惫不堪,终究是闭眸挥手,吩咐左右:“押下去。”
    他没说把谁押下去,但混到这个地步,懂的都懂,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三人被拖走关押。
    没了那三个碍眼的东西,秦始皇又唤来侍从:“传朕命令,召回扶苏。”
    侍从依言:“喏!”当即备马,只待快马加鞭而去。
    秦始皇心中叹了口气。
    其实他对长子扶苏并不是完全满意,他觉得扶苏有时候过于优柔寡断,过于妇人之仁,因此迟迟不立太子,反将扶苏派出去历练,经历战场厮杀,期望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未曾想变故横生。
    想到自己只剩下不到一年半的阳寿,顿感时间紧迫。
    是该立下太子,安定人心了。
    明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元璋虽然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听到这句话依然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征战四方的时候。
    这皇位,是他戎马半生打下来的。
    左右见他志得意满,当下拍马屁:“陛下岂非是鸿鹄,陛下可是天龙啊,才有我这泱泱大明!”
    朱元璋朗声大笑。
    唐高祖位面
    公元624年,武德七年。
     李渊刚刚在朝堂上撕毁诺言,正担心二儿子有心结,此时找到了理由,急不可耐地道:“秦王,不要怪为父毁诺,立嫡立长才是正统。为了国家的安定,为父也是不得已。”
    次子骁勇善战,长子也不差。
    长子立的军功虽然没有次子立的军功多,但处理政务的能力不错,身为嫡长子,名正言顺当为太子。
    李世民:“……”他还能说什么?
    只能怪自己傻,把父亲哄他的话当了真,想不到父亲竟然和袁术一样背信弃义。
    他的遭遇与孙策何其相似。
    袁术许诺孙策攻下庐江郡,就封孙策为庐江郡太守,等到孙策真的攻下了庐江郡,却任命自己的亲信当了庐江郡太守。
    孙策看清了袁术。
    父亲许诺,若他能平定叛乱,就立他为太子。可当他真的平定了叛乱,才知道自己被父亲耍了。
    他也该看清李渊了。
    “陛下多虑了。”李世民心中不甘,面上还是装的温顺孝顺。
    李渊安心不少。
    李元吉脸上的得意之色都快要遮掩不住了,真让李世民当了太子,他能气死,看来讨好后宫妃嫔给父亲吹枕头风还是有用的。
    本就吃藕的脸,更让人不忍直视。
    李世民看到李元吉的表情,不用猜也知道是谁在捣鬼,用了什么伎俩。
    李元吉也就这点能耐。
    他不由得叹息,父亲即便不向他许诺给他太子之位,他也会领兵去平叛。许诺了,又因枕头风而毁诺,可见李渊如袁术一般优柔寡断。
    此举令人看轻,更令他寒心。
    一个想法,蓦得在心中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滋长,难以忽略。
    第5章胡亥挨揍
    【得民心者得天下,扶苏在民间声望很高。《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言道:我听说公子扶苏没有犯罪,但却被秦二世杀了。百姓们知道扶苏贤仁,却不知道扶苏已经被害。】
    【试想扶苏即位,得民心归附,有蒙恬、蒙毅、李斯等肱股之臣在,不说传至万世,至少不会二世而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扶苏和秦始皇政见相左,一个主张减轻刑罚,轻徭薄赋,施仁政,一个主张严刑重法。正如汉高祖打天下,文景二帝治天下,汉武帝打天下,想把治理江山的重任托付给与他政见不和的太子刘据一样。】
    【扶苏死后,百姓自发建了扶苏庙。可见天下民心在扶苏,而不是在胡亥。】
    秦始皇位面
    嬴政听罢,心中复杂,既是欣慰,又是叹息。
    好歹后继有人。
    他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好活,大秦的未来就靠扶苏了。
    不知多吃点丹药能否延长寿命?
    其余各朝
    刘邦持有不同意见:“李斯主张以法治国,可不一定会拥护以儒治国的扶苏。扶苏若想顺利即位,得先除李斯。就算顺利即位,即位后肯定也会率先清算李斯,不会重用李斯。”
    丞相位高权重,对国家至关重要。
    他迟迟没有废掉太子刘盈,就是因为丞相萧何拥护刘盈,又有商山四皓辅佐刘盈。
    不过,他也相信不会二世而亡。
    扶苏先前极力反对李斯提出的郡县制,即位后很可能会和他一样,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毕竟郡县制已经施行十多年了,又是上一任帝王的举措,不好全盘推翻。
    刘邦误以为文景二帝是指刘盈和刘盈的儿子,心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