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见深为皇帝当太皇太后,群臣也不会反对。】
    诚孝张皇后:“……”太子妃明明是胡氏,看来不能由着朱瞻基的性子胡来。
    瞧瞧孙氏生的儿子是什么鬼东西?
    就这种玩意孙氏还当成宝贝护着,早就该在朱祁镇投敌叛国带领也先叫门的时候下令守城将士将朱祁镇乱箭射死,以保名节。
    明宣宗朱瞻基听到天幕咒孙皇后早死,有点受不住。
    孙氏的爱子之心可以理解。
    天幕已经预知了后事,灾难是可以避免的。他现在就把王振那个老太监处死,严令朱祁镇终身不得御驾亲征。
    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可以一刀切。
    王振是永乐年间入宫当太监的,年龄都一大把了。当初是他瞎了眼,被王振蒙蔽,才让王振去服侍朱祁镇,给了这奸佞小人败坏朝纲的机会。
    朱祁镇怎么也会宠信王振这个老太监?
    在他看来,长子朱祁镇一直都很乖巧。或许,朱祁镇是看在王振是他指派的,才会对王振依赖、信任。
    主要也是王振善于察言观色,讨好主人。
    明英宗朱祁镇看到这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天幕胆大包天说他是昏君,拿他和赵构那个怂货相比,都比不上他此时的愤怒。
    是谁在妖言惑众,搞出这天幕异像?他要将背后之人诛九族。
    明代宗朱祁钰看到这里也皱眉头。
    这天幕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直接抱怨孙太后死的太晚。
    这种心思,他是万万不敢有的。
    这皇位,本也不是他想当的,可既然当了,解除了国家的危机,就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不也没有按照约定将皇位还给宋太.祖赵匡胤那一脉?
    朝臣也是支持他软禁朱祁镇的,所以是什么原因导致朱祁镇复位?
    他想提前掐灭这个苗头。
    清朝的皇帝们期待着,天幕会说就多说点,若不是孙太后活得太长,朱祁镇想要复辟可以说是难如登天。朱祁钰和朱见济父子,指不定就是复辟党给害死的。
    这天幕异像,历朝历代的君臣可都在看着,说不定能给朱祁钰提个醒。
    仿佛朱祁钰对付不了女真似的。
    【历史上曾经两次登基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唐中宗李显、明英宗朱祁镇都是昏君,唐睿宗李旦、唐昭宗李晔十分平庸。
    唐中宗李显更是当过两个国家的太子。
    李显的身份从皇子成为了太子,以太子的身份登基为帝,被废后又成了皇子,接着是太子,再以太子的身份登基为帝。
    发生在李显身上的事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唐太宗李世民:“???”两个国家的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唐中宗李显认敌作父了?还是说成了敌国的女婿?
    猛然间,他想到了武则天。
    之前的“感谢篇”提过武则天是女皇。这个李显很可能就是武则天生的儿子,所以被废之后还能是皇子,甚至再度成为太子。
    唐高宗李治:“???”李显怎么会是太子?
    他和媚娘都是属意李弘继承皇位的,不可能废掉李弘的太子之位。以李弘和李贤的品性,也绝不会像他们的伯父李承乾和李泰那样手足相残。
    李显是怎么捡漏的?
    大周开国皇帝武则天:“……”显儿当皇帝确实荒唐,就是不知道登上十大败家皇帝榜的时候,是以唐朝皇帝的身份,还是她周朝皇帝的身份。
    可别给她的大周丢人。
    此时的武则天才刚立李显为太子不久,预测不到几年之后会有政变,她的儿子李显继承的不是她大周的皇位,而是复辟了李唐。
    宋高宗赵构:“???”他也是两次登基的皇帝,天幕怎么不提?
    【咳,扯的有点远了,我们回归正题。
    朱祁镇年幼时即位,有太皇太后张氏摄政,把国家治理的还行。张氏死后,朱祁镇亲政,立马就飘了,宠信宦官王振。
    这个王振可不是什么好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走私军火、通敌卖国等等,劣迹斑斑。
    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不经让人感叹:明朝的太皇太后张氏若是能向西汉的窦太后学习就好了。
    窦太后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是汉景帝,一个是梁王。汉景帝驾崩,窦太后是想立梁王为帝的。
    张氏也不止朱瞻基这一个亲生儿子,还有其他的儿子尚在人世。明宣宗驾崩时,是张氏力保年幼的朱祁镇登基称帝。
    张氏如果知道后事,估计悔的肠子都青了吧?
    被她推上皇帝宝座的孙子如此的不中用,还不如顺水推舟让小儿子登基称帝呢。】
    窦太后绷不住了。
    她千辛万苦都办不成的事,张氏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却不稀罕,不扶持幼子登基,却力保孙子继位。
    力排众议扶持赵佶登基的向太后感同身受。
    她否定了宰相立哲宗同母弟为皇帝的提议,选了个什么鬼东西当皇帝?明英宗的儿子起码还是个明君,赵佶父子三人都上了十大败家皇帝榜,丢死人了。
    太皇太后张氏气愤不已,光是把王振叫过来训斥是没有用的,应该杀掉。
    可是皇帝朱祁镇是个昏君。
    杀了一个王振还会有赵振、张振、童振,不换皇帝就是治标不治本。
    她不像孙氏只有朱祁镇这一个亲儿子,舍不得杀。朱祁镇和朱祁钰可都是朱瞻基的儿子,她的亲孙子,不会厚此薄彼。
    天幕说的好,太皇太后换个皇帝跟玩一样。
    【说起来,瓦剌的崛起和朱祁镇的全军覆没,明宣宗朱瞻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天幕上出现了一首翻唱的歌。
    随着歌声响起,画面也随之跳转,是贴近歌声所描述的场景。
    [放弃啦
    不打啦
    卫所啥的不要啦
    累死累活打了这么多仗
    你还不服气
    漠北啊
    安南呀
    彻底放弃不打啦
    你们相互征伐厮杀
    我尽情玩蛐蛐哇
    ……
    不管啦
    随你吧
    毕竟领土那么大
    就算丢弃点觉得可惜也不要紧的吧
    ……
    东胜卫
    开平卫
    大宁奴儿干交趾
    再见了喂~]
    【明宣宗朱瞻基放弃边防的疆土,硬生生地将防线内移,把京师给变成了国门,成就了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元朝被明朝推翻后,元朝的皇室成员逃到漠北,被称作“北元”。
    朱瞻基不管漠北,放任北元各部落厮杀,结果杀出了一雄主,“瓦剌帝国”崛起。王振以及边镇和官吏,为了私利,走私军火给瓦剌。瓦剌使臣以及郭敬等内奸给也先提供情报。
    瓦剌用大明的火铳,攻打大明。】
    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