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拨云见日(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南熏门,天空是蒙蒙的灰,大片黑云聚集上方。
    黑云之下,道旁路边,站着老熟人李纲,他是来送行的。
    李纲在民间声望高,虽因不知兵不为军方认同,种师中此时已别无选择,遂摒弃前嫌举荐杨长。
    出兵救援太原,是钦宗的意思,也是李纲的坚持。
    钦宗却因两路兵败,埋怨李纲劳师动众,最终还是竹篮打水。
    这时耿南仲等人,趁机劝谏钦宗割地求和,李纲却在朝堂半寸不让,并根据种师中的说辞,举荐杨长为河东路统帅。
    钦宗对杨长印象不错,正犹豫要不要同意奏请,耿南仲却站出来阻止。
    “陛下,杨长刚封平北军、威胜军节度使,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军方大将,以他资历威望本就破格擢升,此时若无端再加官进爵,恐军中将士不服”
    “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论资排辈?他单枪匹马救出种师中,难道不是功劳乎?”
    “能说明什么?”
    耿南仲浅浅一笑,拱手对钦宗谏曰:“陛下,猛将杨长扼守在平北、威胜,依旧能挡住西路金军南下,臣以为不必再劳民伤财,既然太原已经落入敌手,还不如做个顺手人情,咱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河北.”
    “住口!”
    听到顺手人情,李纲没压住自己脾气。
    他厉声打断耿南仲,正色说道:“杨长能守住住平北、威胜,除了他个人能力强,也跟太原坚持有关,倘若朝廷直接放弃,平北、威胜很难固若金汤,而河北一路全无地利,拿什么与金军作战?”
    “刚才把杨长夸到天上,现在又说他不行了?”
    耿南仲当着钦宗讥讽李纲,并以鄙夷的表情挖苦道:“既然没信心战胜金军,还继续怂恿陛下穷兵黩武?我大宋还经得起你折腾?”
    “我李纲折腾什么了?打不过就屈膝投降?天下人人皆可投降,你把陛下置于何地?”
    “本官说要投降吗?人家不是提了停战要求?咱们把三镇交割出去,宋金两国自然回到和平。”
    “荒唐.”
    李纲不与耿南仲争嘴,伏地向钦宗叩首谏言:“陛下,金人贪婪无度,得到三镇不会知足,他们还要河东河北,难道咱们都要割让?眼下国家的确困难,军队战斗力也不及金人,但只要启用人才治兵强国,未必不能缩小差距”
    “治兵?”
    钦宗听到这两个字,心里不爽瞬间被激起。
    前不久,徽宗亲写手书送来,他在书中自称老拙,谓钦宗为陛下,直言‘金人必再犯京阙,请求准他去西京治兵’。
    西京即洛阳,徽宗被软禁在龙德宫,想以此计金蝉脱壳,但为太宰吴敏谏阻。
    其实吴敏不用谏言,钦宗也不会让徽宗离开汴梁半步,更不可能让他外出治兵,儿防父比防贼还厉害。
    耿南仲见钦宗蹙眉沉思,猜度皇帝对李纲又爱又恨,留在中枢会影响帝王判断,于是眼转一转计上心头。
    “陛下,种老将军年迈致仕,河东河北宣抚使位置空缺,李尚书既然不愿割让三镇,不如让他替代种老将军,统率两河将士与金人作战?”
    “耿南仲,你什么意思?我是文官!”
    “文官又怎样?我朝文官任武职,少了?”
    “可是.”
    李纲还想争辩,钦宗不耐烦打断两人,喃喃说道:“耿卿所言甚是,李卿忧国忧民,便到前线为朕分忧。”
    “陛下.”
    “退下吧,朕累了。”
    “是”
    钦宗散朝之后,即拟旨封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接替种师道成为大统帅,任命解潜为副使代替姚古,任命刘为真定安抚使,代替种师中屯兵真定府。
    李纲看出这是耿南仲之计,明升暗降把自己调离中枢,回家便装病并上书要求致仕,连上十几道奏折被钦宗驳回。
    耿南仲又挑唆钦宗,扬言之前太学生逼宫一事,就是李纲在暗中撺掇。
    二月太学生逼宫,使得李纲官复原职,是这是事件的受益者,钦宗反推信以为真,遂在御批中隐晦斥责。
    李纲后被朝中好友提点,只得走马上任离开京城,后因不懂军事盲目造车,被钦宗厌恶并贬谪不表。
    话接雷震送种师中抵京,回程在潞州遇到一个怪人,此时同时赶两架马车上路,车上虽然装满了衣物行李,却压出深深的车辙。
    什么行李这么重?
    雷震好奇贴近经过,竟闻到强烈的火药味儿。
    他想干什么?
    雷震见那人生得孔武有力,同行还有两个健硕的随从,担心自己一个人不是对手,便默默跟着直至威胜南门。
    刚到城门下,他突然大喝:“拿下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