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要杨长首级(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对粘罕以示尊重,口谕两路兵马以他指令行动,但其实一旦深入大宋腹地,在冷兵器时代不可能统御全局,斡离不则能自由发挥。
    当时,徽宗派去上京的使团刚走不久,吴乞买为了稳住并麻痹宋朝君臣,采纳了刘彦宗的建议,于六月派出使团前往汴京,理由是通报天祚帝被擒一事。
    两国还是同盟关系,告捷是很正当的理由。
    国战将起,即便金人有意隐蔽,但不可能悄无声息。
    宋朝使团回程途中,正使许亢宗发现了危险信号,金人正在向南部调运兵马粮草,他找到当地居住的汉人询问,对方直言不讳告诉他,女真人要向大宋开战。
    八月初五,许亢宗率使团回到东京,他本打算将这重要军情上报,但徽宗在他离京后不久,曾经下达严令:敢妄言边事者流三千里,罚钱三千贯,不以赦荫减。
    许亢宗正七品小官,他没有资格入宫面圣,奏报也送不到徽宗手上,所以为了避免流放罚款,便装作无事发生。
    天塌下来,自有个高的顶住。
    说到底,许亢宗只是普通人,他寄希望国家有能人挡事,并不相信兵灾会影响到中原。
    然而,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普通人也最没自保能力。
    九月二十四,河东代州发回军报,奏说云中地区兵马调动异常,一份快马送至东京枢密院,另一份送至太原宣抚司。
    而同一天,吴乞买派的告捷使抵汴京。
    王黼控制的中书省,以及蔡攸代管的枢密院,竟不约而同将军报扣下。
    毕竟童贯此时就在太原,完全不用皇帝操心边事。
    朝廷正在筹备南郊祭祀大典,徽宗的关注点此刻都在那里,而且金国不是派使者来了?怎么可能会有战争风险?
    金国在这些重臣眼里,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大不了再苦一苦百姓。
    童贯看了军报也懵了,搞不清粘罕什么想法。
    他七月从汴京面君回太原,金使撒卢母就来商议归还武州、朔州之事,并且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了交割。
    目前的武州和朔州,各有三千义胜军入驻。
    童贯收到李嗣本的情报,旋即找来马扩商议。
    “马廉访,你说粘罕到底想干嘛?上个月都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搞得边境紧张,弄得本王都不好向陛下汇报。”
    “粘罕不会无端如此,定是什么事刺激了他。”
    “派人去问问情况?”
    “合适吗?”
    看着马扩犹豫表情,童贯顿时也犹豫起来,喃喃说道:“金国皇帝派撒卢母来交割武州、朔州,粘罕看来内心是不同意的,这厮功高震主怎么就不知收敛?”
    “金国实行兄终弟及,情况与中原不一样,我们这样猜也没用,不如放弃幻想,加强防备!”
    “本王也是此意,倘若粘罕真要做什么,武州、朔州必定遭殃,那两州驻军还是太少,北方几州兵马不能动,得从太原南部州府抽调。”
    “诸州的义胜军皆不多,只有沁州那万人没动”
    “算了。”
    童贯打断马扩说道:“马上就要种小麦了,杨长把沁州义胜军当徭役使,本王此时从他手上要人,怕是有些不近人情”
    “可这.”
    “你忘了河北之行?本王欠他人情没还够,还是从平阳、潞州调吧,立刻给两州速发军牒,令各出四千义胜军北上,直接开赴武州、朔州。”
    “知道了。”
    几天后,宣抚司调兵的文书副本,出现在沁州杨长的桌上。
    看到杨长蹙眉不言,宣赞便焦急提醒身旁武松,说道:“武统制,韩滔还在等这边消息,平阳府所剩义胜军不多,只能把刘唐的队伍调走,到了武州想回来就难了”
    “有道理。”
    武松听得直点头,旋即俯身对杨长提议:“三郎,要不让刘唐直接先反?要是站不住还能退到沁州.”
    “金人入侵在即,此时起事岂不成罪人?让我好好想一想.”
    杨长搓着手原地打转,几次看到宣赞的丑脸又避开,随后猛然停了下来,问道:“韩滔去了平阳以后,还有百姓逃入沁源吗?”
    “嗯?”
    宣赞鼻孔朝天,挺着丑面反问:“按观察之前的嘱咐,不是不让他们继续过境么?这样能为刘唐取得信任”
    “对啊,韩滔帮刘唐把守和川,如果他们都去了武州,谁来替平阳维持治安?谁来保证平阳百姓不逃走?”
    看到杨长意味深长一笑,宣赞旋即咽了咽口水,回应曰:“观察的意思,是让刘唐他们”
    “他们都不要出面,找别人给平阳知府递话,同时让时迁在民间发力,那知府本是碌碌无为之辈,必然自己拿不定主意,会向宣抚司再请示。”
    “宣抚司若执意调兵呢?那知府怎敢拂逆广阳王?”
    “没事。”
    杨长摆手自信笑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