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求仙投名状(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史书上可以大书特书。”
    “若能真心为大宋也行,我总觉得这群人不可靠.”
    “呵呵,我初到梁山仅为小卒,可知为何能脱颖而出?”
    赵福金沉思之际,看到杨长举起拳头,意味深长补充道:“江湖上就认这个,能打就能赢得尊重,要想让常胜军归心,就得比他们更强!”
    “杨郎说得对,临时借来的力量,终不是自己的”
    “是啊,我们出发吧。”
    “好。”
    赵福金虽是感叹常胜军,杨长却下意识代入了自己,他凭借【捡尸者】命格发迹,一身本领都是捡来的。
    换句话说,这些也是借来的力量,会不会有一天消失?
    想到有这种可能,杨某人顿时惴惴不安,急忙呼唤公主趱行。
    赵福金祭出风火轮,转道向北去寻二仙山,途中经过几个乡民指点,刚到辰时就行至山下。
    二仙山藏于群山之间,远观即不巍峨又不奇绝,很难与仙山联系上。
    杨长感慨法术真快,如果自己骑马来寻仙,边走边问可能要耗费两天,而现在只用了两个时辰。
    山间小路逼仄,赵福金的神行法在此不好使,杨长也不愿她在此卖弄法术,于是两人踏着山道、顶着日头缓行。
    八月已入秋,暑热却是极盛。
    好在山上植被茂盛,青松翠柏随处可见,不时还有清风拂冈,行至半山腰都没生汗。
    半山腰遇到岔路,上山小径与松林小蹊。
    杨长根据经验,弃掉苍莽上山小径,转投松林下小蹊。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紫虚观就藏在前方松林中,有人活动踩出了林间小道。
    转瞬行至观前,门后闪出一个童子,拦住两人去路。
    “是你?”
    “你是.”
    “好汉忘了?蜈蚣岭,坟庵。”
    “原来是”
    杨长终于记起来,当年武松化身修罗,自己在蜈蚣岭止杀,巧合救下的小道童,竟然出现在这里。
    只是几年时间长了个,杨长一时间没认出来,心说缘分这东西真是妙,当年若没结下这善果,今日不得多费一番唇舌?
    拜师一事,稳上加稳。
    杨长对道童打个稽首,微笑着套近乎说道:“仙童缘何在此?记得当时说要回家乡”
    “好汉应该忘了,小人家就在蓟州。”
    “原来如此,你在这紫虚观”
    “当年我回到家乡,父母兄弟皆已故去,偶然寻到这紫虚观,做了个守观童子。”
    “是这样”
    杨长暗忖你能给大佬看门,也是外人求不来的福分,旋即说道:“我与公孙一清、乔道清皆有交情,今日路过此地特来探望,顺便求见罗真人指点迷津。”
    “原来如此,师祖此时应在朝真,你们请入门内等候,我去通传两位师叔”
    童子言罢打了稽首,如一阵风跑得不见人。
    “杨郎真是交友广泛,居然连此处童子都认识。”
    “呵呵,也是之前因缘际会,攒下点交情。”
    “嗯,这紫虚观.”
    赵福金话没说完,已开始环顾四周。
    这里没有神霄宫宏伟,瓦上的青苔也没人清理,反而显得古色古香、超凡脱尘,与赵佶建的道观形成强烈反差。
    “此地清幽恬淡,或许才是修道之所,我爹太注重形式,他该来看看”
    “大宋开国以来,只有太宗皇帝,曾带兵来过燕地,可惜兵败在高粱河。”
    “如果太宗真能收复燕云,就没有现在这么多事.”
    “历史没有如果,对了,高粱河就在蓟州”
    杨长话还没说完,突然看见斜前方廊下,那道童引着乔道清走来,他旋即与赵福金迎上前。
    “乔先生。”
    “乔先生”
    “杨观察、杨夫人,你们竟真来了二仙山,我引你们去见本师。”
    看见乔道清做出指引手势,杨长随即示意赵福金跟上,他在路上好奇问道:“刚听说真人正在朝真,此时过去会不会打扰?”
    “师父朝真已毕,现在云床养性。”
    “之前那件事”
    “小道曾斗胆提过,师父却没有作答,全靠观察造化。”
    “好吧,一清先生在吗?”
    “他与马灵,此时都在轩内,这边请”
    杨长约接近罗真人约紧张,他一路上不停向乔道清请教,想通过问答也缓解内心压力,但是还没问出个所以然,就被引入松鹤轩中。
    云床之上,须发皆白的罗真人,正盘腿闭目养神,公孙胜、马灵侍立左右。
    杨长仅看他这坐像,脑海就闪出仙风道骨四个字,随即带着赵福金拱手行礼。
    “此二位何来?”
    “弟子曾告我师,此沁州义友杨长,久慕我师神仙之名,欲到观中恭听教诲,今日路过蓟州,顺路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