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因祸得福,飞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在东京待了五六日,把大内左右街巷走了数次,结果大理寺已叛斩方绅等人,都没等来徽宗的召见。
    赵佶在见完蔡京、宿元景,打算次日单独召杨长入宫,结果被宰相王黼要事绊住。
    王黼汇报的情况,比丈人见女婿强一万倍,即叛辽降金的将领张觉,在六月秘密向大宋投降。
    是的,他因误判了形势,不得已再叛金国。
    当初郭药师叛辽归宋,为大宋带去了易州、涿州,金人当时虽然打下了燕京,滦州、平州、营州仍为辽将控制,这三个县隶属辽国南京道辖下平州。
    滦、平、营在长城以内,最东边就是榆关,平州地区就成为大宋的软肋。
    金国保留此地作为战略前冲,可随时随地轻松入关南下,所以这块土地是宋金谈判,争得最激烈的地方。
    徽宗心心念念,想保证长城防线的完整,他甚至宁可不要西京大同,都想拿全整个燕京地区,但金人最终没同意。
    张觉迫于形势归顺金国,阿骨打听取了辽国大臣建议,封张觉为平州节度使,打算先稳住再慢慢处理。
    随着阿骨病逝的消息,天祚帝也西北骚扰的消息,以及败走燕京的辽国大将萧干,在奚人地盘上自立为皇帝等消息,让张觉产生了严重的战略误判。
    辽国争权夺位非常严重,张觉下意识认为阿骨打的离世,会让金国会陷入内乱和颓废,残辽势力有可能死灰复燃,便杀了吴乞买派来平州的辽国大臣,并举起造反大旗响应萧干。
    萧干当时由于缺粮,不敢北上去招惹金人,反南下寇袭燕京一带,后为郭药师击败不表。
    张觉举旗叛金不久,才发现萧干成了‘纸老虎’,他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为了后路只有选择降宋,遂遣使秘密见了王安中。
    宋金盟约有规定,要求双方疆界不得更改,也不能接纳对方叛将,接纳张觉就等同背盟,王安中不敢做主,便将说客秘密送到东京。
    大宋在收回燕京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让步。
    现在能轻松收回平州,宋徽宗自然是动心了,却遭到以赵良嗣为代表的朝臣反对,虽然反对的声音不算多,但足够激烈及有理有据。
    赵良嗣多次出使金国,知道金军战斗力何等强悍,他预判到宋金之间会开战,所以在收回燕京后主动请辞,但却没有被徽宗所批准。
    赵佶沉浸在千古一帝幻想中,表面上对赵良嗣的意见肯定,却瞒着群臣给燕京副守詹度去信,而且还是一天连发两封指导信。
    其一,徽宗让燕京群臣坐山观虎斗,他认为金人会发兵征讨张觉,徽宗想检验张觉的本领如何,有没有郭药师那样能打,以及金国的反应是否强烈。
    其二,让詹度秘密招揽张觉,但表面上要对金国装作无事发生。
    当时金国正在权利交接,吴乞买要处理很多内部事务,听说张觉造反但不知他降送,就派中京附近军队前往问罪试探。
    由于金军人数太少,平州各地的防御做得很充分,于是虚晃一枪就撤走。
    张觉利用金人撤退大做文章,扬言是自己斩将杀敌大败金军,并派快马火速往东京向徽宗报捷。
    徽宗闻言喜不能自己,他没等詹度等人核实情况,当即封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命滞留东京的使者李安弼带回圣旨,还用金花笺御笔写信安抚,让张觉兄弟亲自转交。
    关于接纳张觉这件事,朝中大臣知道得并不多,赵良嗣仍是坚决反对,他激动要求斩杀李安弼,最终触怒赵佶,被贬官流放郴州。
    赵佶处理完紧要手头事务,在六月最后一天召杨长入宫面圣。
    杨长入宫给引路太监使了银两,不停向他询问大内的建筑布局,确认与草图上有多少差距。
    辰时到达睿思殿,君臣见礼之后,杨长肃立于阶下。
    赵佶以丈人看女婿眼神,一脸慈祥地望着杨长,笑着招手曰:“杨卿近前一些,看看这屏风写了什么?”
    “臣遵旨”
    杨长不知什么意思,向前数步走到屏风背后,赫然看到上面写着:光明天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
    “陛下,您这”
    “杨卿不要多想,此是当初你还在梁山,在元宵夜闹京城之时,有人潜入此地刮掉‘山东宋江’四个字,朕后面又新题了卿的名号。”
    “原来是这样,臣这名号是天书上.”
    “不用解释,你为国锄奸,朕心甚慰,去年征讨田虎前,朕就许诺好好立功,回京将有宝贝厚赐,现在就要兑现诺言。”
    赵佶言罢悠然一笑,杨长听后慌忙作揖行礼,心说别不是要赐婚吧?同时低头铿锵回应:“多谢陛下。”
    “朕的宝贝即茂德帝姬,其美貌天下无出其右,今特赐婚招杨卿为驸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呃”
    杨长早就猜到,但却表现得很震惊,随后即露出为难表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