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样让李德明早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和李成嵬根本不成。
    所以狄进已经清楚,李德明接下来除了安抚银夏,迎战宋军外,还会做什么了:“看来这位西夏之主,接下来的要事就是不计一切代价,找回李元昊了!”
    大荣复奇道:“迎回世子李元昊?此人还没死么?”
    成王败寇,在所难免,李元昊在辽国中京做的那些事情,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战争奇才,可既然失败了,便沦为狂妄自大,不知所谓之辈,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个西夏世子应该已经死在辽国了。
    狄进却知道李元昊没死,如果死了,姐姐早就带着道全、迁哥儿、喻平和长风镖局的精锐凯旋,狄湘灵迟迟未归,显然是担心马帮那边撑不住,一旦自己走了,李元昊就会被漏出来,放虎归山。
    有鉴于此,狄进下达命令:“加派人手,到辽夏边境巡逻,一旦发现李元昊及相关人员踪迹,速速回报……”
    “两地边境太长,不可能完全守住,可以先诱些人出来!”
    大荣复目光动了动,提议道:“李德明若想迎李元昊回来,必然派出接应的人手,我们可以先将之除去,断了接应这个世子回国的路线!”
    “不错!”
    狄进颔首,又叮嘱道:“如今李德明已是穷途末路,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西夏的局势,都撑不了多久,而李元昊无论是世子的传承地位,还是更甚其父的军事能力,都是李德明最后的救命稻草,机宜司接下来的重点,就在此人身上!”
    “是!”
    大荣复领命去了。
    狄进则回到越来越完整的沙盘边上,看着一支支代表军队的帅旗,朝着银夏地区进发。
    七百里瀚海是难以跨越的屏障,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了,如果再来一场沙尘暴,连辽国那种数十万铁骑的军队,都可能折戟沉沙,大败而归,所以西夏将国都选在了兴灵之地,稳居后方。
    但银夏不同,以宋军如今的威势,攻取银夏只是时间问题。
    唯独可惜的是,如今是隆冬季节。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冬天打仗一直是竭力避免的事情,冬天行军要受到严寒和暴雪所带来的行军阻碍,积雪不仅会影响士兵的行军,也会给后勤运输造成巨大的困难,当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都是因为深秋的到来,担心冬天后勤难济,于是草草退兵。
    所以别以为只是时间问题,这个问题很大。
    “李德明来到银夏,坚守前线,抵抗力度必然激烈!”
    “如果在天圣九年来临之前,不能将银夏地区收入囊中,来年就算拿下,只要辽帝不死,辽国那边必然也会发兵入夏,助西夏人重新将地盘夺回来……”
    “这个冬季,至关重要!”
    狄进目露沉吟,还是在银夏之地上点了点。
    如今己方能够完成的,已经基本到达极限,定边十策、将领更替、整顿军务、两路并进,在天圣年间能做到的,只能是如此了。
    想要取胜,唯有在削弱敌人上面想法子!
    怎样让李德明早死呢?
    正思索着,侍从禀告:“狄相公,甘谷族长乜罗求见。”
    “带他去前堂奉茶。”
    狄进闻言淡淡地道。
    如今军事部署已定,这座沙盘就不是谁都可以看的了,得换个地方接见。
    再考虑片刻,对银夏的局势分析告一段落,狄进朝着州衙前堂走去。
    到了门口,就见乜罗端坐在位置上,身前的桌案上冒着热气腾腾的暖茶,脸色阴晴不定,听到脚步声才猛地起身,略有些慌忙地躬身行礼:“下官拜见狄相公!”
    狄进打量着他:“‘司命’的事情,有发现了?”
    “是……”
    乜罗抿了抿嘴,沉声道:“英夫人全族失踪的案子,有进展了!”
    狄进眼睛微微眯起:“这么快?”
    他之所以不急,是因为八年前的案子,堪称陈年往事,根本急不得,当年京师里三年前的灭门案,都费了多少心思,更别提这种偏远的边州,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进展。
    乜罗沉声道:“此事下官也觉得古怪,所以有些迟疑,既担心错失了机会,又担心是贼人故意漏出的线索,左思右想,还是不敢大意,当禀明相公!”
    “下官的亲信巴鲁,曾于八年前调查了秦氏一族失踪的路线,六年前调解一场部族之间的冲突而亡,番人为了争夺田地、水源、牧场,往往厮杀激烈,这等前例不止一次。”
    “直到相公提醒,下官才意识到,巴鲁之死的背后或许另有蹊跷,这次亲自调查,才发现巴鲁居然与秦氏一族早有往来,还受过英夫人的恩惠!”
    狄进道:“何等恩惠?”
    “上一辈的大恩!”
    乜罗道:“英夫人乐善好施,喜欢救济穷困,巴鲁之父曾经受过英夫人的恩情,后来举家迁到麟州,入了我甘谷族定居下来,又因勇武,此人还被我看重,成了亲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