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儿子,神像里是不是住了什麽不乾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安大学少年班,跟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是同班同学。」
    虽然现在没法直接跟长安那边取得联系,但宛城每天都会情报人员过来,将江夏情报传递到长安,同时带来朝廷的最新动向。
    关于孙权等人上学,就是某次情报人员夹带来的简报。
    听到家人平安的消息,孙策更加觉得投靠朝廷是明智的选择。
    有精良的装备丶训练有素的将士,还能解决后顾之忧……谁说朝廷暗淡无光,炎汉即将四分五裂?在孙策看来,朝廷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期强了百倍。
    照此下去,诸侯中那些蝇营狗苟居心不良之辈,迟早会被朝廷的正义之师剿灭!
    两人收拢一下兵马,又将所有俘虏除掉铠甲武器,全部关到一个临时修建的营寨中,先饿两天,然后再组织一下开始修路。
    当然,也可以调到宛城那边参与开矿,原本负责开矿的袁术军俘虏,拉过来修路,来个异地劳改,免得他们串联本地人悄悄搞事。
    骑在马上,孙策匆匆补充了两张卷着芥菜丝的大饼,向侯成请教道:
    「侯大哥,等拿下西陵城,我等先横扫江夏别的县,还是等宛城方面的安排?」
    侯成笑着说道:
    「放心,那边很快就会派人过来……训练了那麽久,好不容易轮到了打仗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等宛城第二批兵马到了,就能白白捡一个江夏郡,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收拾一下袁术或者刘表的人马呢。
    另一边,长安城内。
    刘协刚从现实世界归来,就着手安排周忠持节去江夏赴任的事。
    为了防止出现什麽纰漏,他还特意让人将贾诩丶郭嘉丶荀彧请过来,一起商量对策。
    等清晨的朝会开始时,中书省那边已经将诏书准备妥当,原本在朝堂上准备靠着柱子打盹儿的周忠,就这麽稀里糊涂的成了江夏郡太守。
    「陛下这……有点着急啊,难道宛城那边有了什麽新动作?」
    司空张喜用手肘碰了碰杨彪,小声打听着朝中动向。
    杨彪苦笑一声:
    「太尉名义上是军方一把手,但实际上,很多策略都是直接从情报中心发出来的,我也知之不多,应该是孙坚之子孙策有了什麽战果吧。」
    杨彪对这事儿一脸懵逼,但结合上次吕布把孙坚的家眷接过来,还特别交代成廉好好招待,这大概率是为了稳住孙策。
    孙氏的家臣黄盖如今已经在朝中出仕,这明显是投诚的表现。
    谁能想到,温侯当初跟孙坚称兄道弟,居然收获了这种结果……温侯不愧是智勇双全的大汉栋梁!
    此时,周忠拿着代表朝廷的旌节,激动得须发皆张:
    「陛下放心,此次去江夏,忠若不能胜任太守一职,情愿投江而死!」
    持节镇守一方啊,这是多大的荣耀?
    江夏郡毗邻周忠的老家庐江郡,此次持节去江夏,也有锦衣返乡的意思,一定要把江夏打造成第二个关中,多多宣传朝廷,让富庶的荆州之地为朝廷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让庐江周氏为朝廷效力。
    如今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正是周家的好机会。
    一旦抓住,四世三公也不是梦!
    周忠有些后悔,早知道从子周瑜受朝廷重视,刚来长安那会儿,就应该多亲近亲近了,而不是摆着长辈的架子说一通孝义廉耻之类的空话。
    以后再见到那个孩子,一定要换个方式,不能做让年轻人讨厌的长辈。
    正激动着,刘协再次宣诏:
    「侍郎黄奎,为官清廉,兢兢业业,虽出身名门,却从不倚仗家世,反而谦和有礼,迁江夏太守府长史,协助周忠治理江夏。」
    大家一听,觉得今天咋处处透着反常呢?
    一直隐身的周忠突然受到重视,胸无大志的黄奎更是外放为长史……诶不对,江夏有安陆黄氏,让黄奎回去,难道是为了稳住安陆黄氏一族?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很快就品出了其中的味道。
    刘协没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又任命为黄盖为太守府司马,掌管郡中兵马,守护江夏百姓的安宁。
    一个庐江周氏带着俩姓黄的……江夏那边肯定发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哎呀急死了,想吃瓜却吃不上的感觉真不好。
    张喜偷偷向杨彪打听:
    「江夏原来的太守好像是黄氏族人,现在陛下这麽任命,是什麽意思?难道之前的太守被……咔嚓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杨彪故作神秘的笑了笑:
    「事情还没到公开的时候,司空莫急,且听龙吟。」
    一旁急切的准备歌功颂德的老人家马日磾,此时也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想喊两句口号,但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贸然开口,容易起反作用。
    他刚准备问两句,周忠反而先开口了:
    「敢问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