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我不会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0章我不会啊
    【本月物流平均时效:27小时!】
    【本月物流时效评分:4.768】
    【返利倍数:1.45】
    「可恶,这就是我的极限吗?」
    前往辽北的飞机上,卫筱闭着眼不住的哀叹,不甘中带着一丝疲惫。
    月度结算结束了。
    结果在预料之内,但不尽如人意。
    过去的一个月随着消费指数和工业指数的回暖,无论是大单客户还是消费端需求,都稍稍修正了一些。
    趁看大市场回暖,卫筱也狠抓了一把物流主业,想看搞点成绩出来。
    她把所有新的生产力都用上了,集团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空运梯队。
    有人的丶无人的——·
    地面的丶天上的——·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已经配置了所有资源。
    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只有27个小时。
    是我不够努力吗?
    不!
    是机制的问题。
    卫筱没有内耗,理性的接受了这一结果。
    要说设备,她在所有的友商中算是遥遥领先了。
    各种型号的无人机,数量最多的737,以及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点和车队。
    顺风之所以在物流寒冬中熬了过来,就是因为她手里有这一堆出类拔萃的硬资产。
    单论这一块,如果顺风不行,那其他公司就没眼看了。
    另外,要说管理能力。
    顺风是市场上公认的效率第一名。
    高福利给员工带来了充足的工作动力,每一个顺风员工是发自内心的想千好这个工作,不让公司倒闭。
    所以。
    看似人家工作时长低,五个小时的时间只有全国平均时间的一半。
    但人家这五个小时全都是精华,和那些天天加班,夜夜都在开会的垃圾公司明显有了差距。
    再加上顺风优秀的管理架构,简化了很多工作中很多不必要的流程。
    浓缩的都是超精华。
    管理不能说是满分,但至少九十分往上了。
    那麽!
    问题来了。
    生产力没问题,管理没问题·
    评分为什麽不高?
    因为到极限了。
    卫筱有些不愿意承认,但也无法否认事实。
    27个小时,就是超大型工业国正常情况下快递的极限。
    仅仅依靠航空和陆运,快递最少的时效就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自己能从结算系统拿到的最大的数字,就是1.45
    要想突破这个上限有两种可能。
    第一!
    王多鱼成为公司股东,毫不考虑受益的往里砸钱,公司嗷买飞机,一架飞机上只拉一吨货。
    要麽!
    生产力有重大更新。
    比如火箭送快递的成本压下来,完全取代航空运力。
    或者。
    能源有重大突破,固态电池甚至可控核聚变开始量产之类的。
    否则,就算是三体人来了,也就是这个时效。
    所以这一趟,她来到了辽北。
    这里是华农的大本营,拥有全国最大的集成化农场。
    之前她没怎麽关注过这块的业务,觉得农业这块赚钱是其次,保住基本盘就好。
    但因为物流板块的天花板已现,她不得不多倒腾一下。
    「卫总,这位就是华农科技的负责人,叫朱光明,负责集团的生产力创新。」
    华农的总经理郭广峰热情介绍。
    「卫总好!」朱光明精神状态很饱满,气势很足,仿佛手握着不得了的工作成绩。
    卫筱一听说华农还有和生产力创新的子公司,就很欢喜。
    农业看似传统,但最需要创新的支持。
    从牛到拖拉机,从拖拉机到集成化设备,每一次更新都是产量翻倍的契机。
    到现在。
    全国大部分的农业都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
    如果能在大型集成化农业的基础上做到一些创新,那麽业绩自然会有反应,他们也就会领先同行一头。
    而这个方向,自然是无人化。
    「你们目前的无人机应用情况怎麽样?」卫筱面带微笑的问道。
    朱光明十分自信:「目前集团已经配备了两千架高性能无人机,优先使用在各示范田中。」
    卫筱以为自己听错了:「两千架??」
    朱光明还在笑:「是的,虽然这块花费比较高,但我们认为无人农业一定是未来的主流,所以不惜重金引进了大规模的无人机群来———
    「不是,哥们儿,你管两千架叫大规模?」
    卫筱忍不住叫停朱光明的吹嘘。
    「是啊,这个在全行业都算是领先的,我们弓进的可都是专业的大型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