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巧言说媒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度攀升。
    两相比较之下,黑白相隔,优劣分明。
    加之他在军界资历深厚,又与当今赵王是姻亲。
    不管是个人才干,还是官场背景,都算得上得天独厚。
    因此周正阳事发之后,整个金陵官场如履薄冰,而张康年却把陪都兵部上下权柄,尽数揽入掌中!
    甚至金陵官场传闻,当今圣上对他在事发之后,诸般收拾局面的有力之举,都多有肯定。
    不少人预言,履任兵部右侍郎不过年余张康年,很可能会迎来再一次荣迁的契机。
    ……
    陪都兵部的各级属官,对这位履职时间不长,但手段心机出众的上官,都心怀敬畏。
    刘永富一直等到张康年看过手中公文,才上前说道:
    「张大人,这是经火器司监正贾大人核签,苏州丶松江两卫炮兵整训记录,请大人核览。」
    张康年问道:「火器司那边对整训进展有何判断,两卫炮兵何时完成整训,能正式投入火炮江防守御,金陵都指挥司昨日还派人问询。」
    刘永富回道:「下官问过火器司的火炮教习,他说还需要半个月整训,两卫炮兵就可以开拔,运送火炮入卫所驻防。」
    张康年又问道:「刘大人,你的兄长在神京礼部供职,我拜托你打听的事情,可是有消息了?」
    刘永富笑道:「张大人吩咐的事情,下官不敢怠慢,昨日我收到家兄来信,大人查问之事,已打听清楚了。
    神京教坊司已到伎娘更迭之年,部分年岁渐高的曲乐伎,不再适合弹奏演唱,礼部按例会从犯官女眷中遴选,或在民间采买。
    而乐女采买的地方,都在江南曲乐兴盛之所,因教坊司琵琶色教头杜清娘,是江南闻名的曲乐大家,所以礼部委托她主理江南采买事宜。
    这位杜教头派了三名得力的乐娘,分别下扬州丶金陵丶杭州府等三地,负责筛选当地上等乐女。
    这三名出京办事的乐娘之中,去扬州的叫王珂,下金陵的叫周芸,远赴杭州府的叫毕婉真。
    刘永富见张康年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脸上带着思索的神情。
    刘永富的父母和兄长都在神京,他一直想调任会神京做官,可是这种事没有过硬的官场背景,几乎难以登天。
    但是眼前这位张大人却不是一般人,陪都兵部很多人都知道,张康年和当年赵王是姻亲,关系十分亲近。
    刘永富这般热络为张康年的私事奔走,就想和这位上官打好关系,将来借桥走赵王的路子,有朝一日调回神京为官。
    如今见张康年脸上有疑难之色,他一向心眼活络,自然是要示好奉迎的。
    问道:「大人打听教坊司曲乐伎之事,不知有何为难之处,或许下官可以为大人排忧。」
    张康年淡淡一笑,说道:「倒也不是大事,我有一远亲,多年未曾联络,前些日子听说他故去,因家道沦落,他的独女沦落教坊司。
    最近我听到消息,说这人会下江南办差,所以才让刘大人打听此事,如果她真下了江南,作为长辈我想照顾一二,已尽故交之义。」
    刘永富笑道:「大人古道热肠,令下官十分钦佩,下官刚才说的三名女子姓名,其中可有大人的晚辈。」
    张康年似乎神色有些失落,说道:「这三人都不是我那远亲晚辈,倒是可惜了,应该是我听到的消息有误吧。」
    不过还是感谢刘大人相助,我知道刘大人双亲都在神京,我会修书给赵王,神京官如有履缺,可为刘大人筹谋。」
    刘永富听了这话,不禁大喜过望,觉得这位上官实在体恤下情,自己只是为了一点事,并能换来这等回报。
    张康年将千恩万谢的刘永富打发走,一个在官廨缓缓走动,目光冷厉幽深,口中念叨:「杜清娘,周芸……。」(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