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圆滑通透,常常能临危步险,还能明哲保身,是官场上有名的不倒翁。
黄宏沧因中途退出主考之位,所以不在贾琮的推测之中。
户部户部侍郎徐亮雄,因是临时接替主考官之位,完全意料,所以柳静庵并没有对贾琮剖析此人。
但是贾琮日常也听过徐亮雄一些传闻,说此人当年虽和一甲失之交臂,但也是天下闻名的俊才,自视颇高……
他们这几人,哪个心怀君子之念,深思大义之道,推演托孤之想……
贾琮手持黛玉所赠的紫毫湖笔,在稿纸上随意写画,梳理思绪。
他用的这支紫毫湖笔,经过黛玉亲手润锋,以姑娘家柔劲手力,书写过百字磨砺,笔力柔中带韧,书写十分流畅。
随着稿纸上笔墨点画,文辞流动,他突然想到,自己生在世勋富贵豪门,却长于微寒窘困之境。
仔细想来,其实有不少疑窦之处。
这些年能够起势翻身,难借外力,归根结柢,靠的是书经举业,一时思绪微微翻涌,胸中渐生出慷慨之气……
……
伯爵府,黛玉院。
黛玉也是大早起来,她估摸眼下时辰,贡院里面必定已经开考。
她相信以贾琮的解元之身,出色的文采课业,春闱及第并不在话下。
只是他一去九日,这府邸少了他,就显得异常空落,让黛玉有些坐立不安,在自己院里呆得实在气闷。
便带了紫鹃去了贾琮院子走动,其实他今天都不在家,不过是过去闲逛罢了。
等到进了贾琮院子,发现里外都静悄悄的,和往常十分不同。
院子里的姑娘丫鬟一个不少,全部都在家,连五儿今日都没去西府理事。
芷芍在贾琮房里整床帐衣物,五儿在堂屋百无聊赖,看着晴雯做针线。
英莲在贾琮的书房中,趴在书案上似睡非睡。
龄官也躲在房中没出门,连平时一向乱跑的豆官,今日也不见她出来闹腾。
黛玉进了院子,便往贾琮的书房而去,心中却是想着,往日这个时候,他可都是在书房专心读书。
等到她进了书房,趴在书案上颇为无聊的英莲,听到门口的脚步声,一双美眸略有些呆萌的看去,见是黛玉便起身迎上。
问道:「林姑娘,怎麽今天也来了?」
黛玉说道:「今日无趣,不想在自己院子呆着,就出来逛逛。」
她见这间书房被整理的洁净如新,没有了贾琮以往读书之时,整案书籍堆放的臃肿杂乱。
黛玉心中轻笑,自己这三哥哥虽满腹才情,骨子里却是经世致用的性子,如果不是为了科举,他才不会每日埋头经卷。
他对此次春闱志在必得,信心满满,所以入场之前,就早早收拾了书房,一副只待榜上题名,从此自在逍遥的做派。
黛玉随意浏览书房,目光不知不觉,落在墙上悬挂的那张古琴。
英莲随着她的目光,也看到墙上悬挂的古琴,她知道这琴是少爷的宝贝,平常只让芷芍和自己抚尘保养,其他人都不敢碰的。
英莲笑道:「姑娘每次进书法,都和三爷弹这古琴为乐,今日三爷不在,姑娘不如也抚一曲来听?」
黛玉微笑道:「也好。」
英莲从墙上小心取下古琴,端正摆在书案上,她想到少爷平时最喜欢点清魂香。
乖巧的从书架上取了一根,点了插在书案的小香炉上。
黛玉手抚琴弦,突然想起当日她和贾琮的意外发现,这具古琴的琴底刻有奇怪的词句,且被人用胭脂封堵,作为掩盖。
古琴的器型和造艺也十分精美,黛玉翻阅相关古籍,确定这是具珍贵的唐代古琴。
……
黛玉出身诗书世宦大族,林家是姑苏五代列侯之门,家世根底不弱于宁荣贾家,文华底蕴更是远胜。
她自小出身这等门户,便知稀有的书画琴器不比俗物,历来被世宦之门视为传家之物,非破家之祸,不会轻弃于人。
林如海曾有过一子,但年幼夭折,膝下只剩林黛玉一女,等同已经绝嗣。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他将女儿送到神京贾家寄养,没有给她携带大批金银,而是黛玉房中满墙累迭摆放的古籍孤本。
在世宦大族的眼中,金银不可传代,古籍孤本却是价值连城的传代之物。
黛玉寄居贾家,虽看起来不显山露水,但她满室的古籍珍本,便是她将来伴身的嫁妆,可比娘家陪嫁几十万两银子都值钱。
正因为有了这等世家教养薰陶,所以黛玉确定杜锦娘留下的古琴,是一具罕见的唐代古琴,心里便推测贾琮的母族非同寻常。
黛玉轻轻拨动琴弦,馀音缭绕,松旷清美,非同凡响,即便她不止第一次弹奏,依然为这具唐琴的隽美音色沉醉。
长久以来萦绕心头的念头,又一次不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