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良宵知情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宁王等皇子,康顺王丶忠顺王等几位亲王都有谈及。
    但唯独从来没提过这位吴王,就好像此人并不存在一般,贾琮如今细想此事,更深感其中古怪。
    能被委派主持进士恩荣宴的皇子,都是很受皇帝器重的人物。
    即便当时潜邸齐王的当今圣上,都没有获得这种殊荣,可见当年吴王在太上皇心中分量。
    老师柳静庵当年和吴王一起主持恩荣宴,两人的关系必定十分熟络。
    即便后来吴王坏了事,柳静庵教授晚年得意子弟,授业解惑,以古鉴今,也不该对这人只字不提。
    所以,不管出于哪种原因,贾琮心中都能笃定,老师是在刻意回避此人,不在自己面前提起半句。
    ……
    如今,他听黛玉无意说起,她小时见到画中吴王,风姿衣履鲜亮夺目,曾经好奇询问父母。
    即便她是父母掌上明珠,日常极得宠爱,贾敏还会语焉不详,林如海甚至变色发怒。
    似乎在老一辈人心中,吴王就是一个禁忌话题,人人心有忌惮,个个不愿触及。
    难道这种隐晦的态度,只是因为当年神京大乱,吴王事涉谋逆?
    事情好像是这样,但好像又不是这样。
    因为吴王事发之后,如日中天的太上皇突然退位,从此隐居深宫,当今圣上登上帝位。
    从金陵到神京,一系列重大变故,似乎并无联系,又似乎暗有纠葛,不管怎麽去分辨,都显得扑朔迷离。
    按着贾琮知道的鳞爪信息,前任金陵都指挥使杜衡鑫,便是揭开昔年事件的关键。
    甚至嘉昭帝对此人格外慎重,让心腹内侍郭霖千里下金陵,监查杜衡鑫入罪之事,还要秘押回京独审。
    可最终事情出现变故,自己从水路将杜衡鑫擒获,他却在锦衣卫押送途中,被人击杀于闹市……
    ……
    整件事头绪纷乱,即便以贾琮的缜密,由于所知有限,其中太多隐晦忌惮,一时难以理清。
    但他却能感觉出整件事脉络之中,隐约有几种不同力量在纠葛搏杀。
    这种争斗不止发生在当下,似乎许久之前就已开始……
    即便贾琮有探究事由的好奇,但仅限于此,他并没有追根究底的打算。
    因这件事追溯极深,似乎和他没有半点关系,即便柳静庵丶林如海等前辈都讳莫如深,不愿触及。
    他似乎没有什麽理由,主动探究根由,甚至沾惹上难以预想的麻烦。
    迎春等姊妹都被贾敏这份旧作吸引,画中精湛的描摹,荣盛的场面,绚丽的色彩,都让她们议论赞叹。
    即便以黛玉对贾琮关注,因不知贾琮在金陵的遭遇,也没想到这幅旧画,会勾起贾琮心中如潮思绪。
    ……
    因甄家私银之事得以平息,贾琮提前返回府中,倒也偷得半日清闲。
    他将旧画之事暂且放下,只和姊妹们闲聊说笑。
    满室残冰消夏暑,玉颜裙香映时光。
    等到日头微微西落,迎春让人在院子摆了晚饭,让贾琮吃过再回自己院里。
    众人团团坐了一桌,一边用餐又各自说些闲话,笑语盈盈,其乐融融。
    等到用过晚餐,天色已昏暗,贾琮和姊妹们饮茶消食,探春便起身要走。
    迎春说道:「三妹妹,时辰还早着,再坐坐等下大家一起散了。」
    探春笑道:「我许久没回东路院,明日老爷休沐,我打算过去住两天,陪老爷说说话,现回去收拾东西。」
    迎春笑道:「这倒是正事,你回去住几日,记得打发丫鬟来回,我好安排车马接你回来。」
    自从贾政迁居东路院,虽有庶子贾环丶长孙贾兰跟随迁居。
    但贾环日常追鸡撵狗,游手好闲,顽劣胡闹,时常惹贾政生气。
    长孙贾兰虽乖巧,但李纨管教儿子甚严。
    她目睹宝玉的纨絝懒惰,贾琮的风光上进,可是让李纨触目惊心。
    或许是担心王夫人教坏儿子,更不想放儿子缰绳,让他跟贾环这叔叔胡闹,免得小小年纪就被带歪。
    所以,贾兰日常被她拘在屋中读书,除了该有的家门礼数,也不常在祖父母跟前走动。
    原本贾珠早逝,宝玉便是贾政膝下居长,在寻常人家该是孝敬父母,顶门立户人物。
    偏生贾母极其溺爱,王夫人别有心思,皆不愿宝玉定居东路院。
    宝玉惧怕贾政,唯恐躲避不及,又嫌弃东路院寡淡,不像西府容易亲近家中姊妹,一直都栈恋正府不去。
    贾政也算是儿孙满堂,可如今将过半百,家事变迁,膝下竟落得无承欢之快,说来也是唏嘘。
    探春心思精明大气,将这些都看在眼中。
    宝玉已长居西府,自己又落居东府,外人看了未免不妥,自己心中也过意不去。
    虽心中舍不得贾琮和家中姊妹,却想过就此搬回东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