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教,互通文风。
    即便将来的会试阅卷为誊写糊名,但未必不能为赴考举子,多赢得一丝侥幸和契机……
    ……
    贾琮本已是雍州解元,又是身负双爵的贵勋,他对于科举名望的期望,远没有普通举子那般炙热。
    对他来说春闱下场,只求夺得进士之名,一是对师门有所交代。
    二是打破大周官制定规,非进士之身,难晋升五品以上文官实职瓶颈。
    所以对贾琮来说,同考官比主考官更要紧……
    这两年他在工部火器司任职,也不再是官场小白,多少也知道现下官场的一些人物。
    所以,他才会让管家去抄录完整的春闱诏书名录,用来浏览揣测一番,那些官员可能是本次春闱同考官。
    当然,这只是他作为一名春闱考生的天然好奇心,倒不至于藉此锁定同考官目标,便要搞什麽拜谒结交的把戏。
    ……
    春日的书房,书香幽恍,光线明朗。
    英莲陪伴母亲过完生辰,已回到贾琮书房,正和龄官两人,挤在南窗下罗汉榻上,一边翻看杂书,一边分享食罐里的零食。
    龄官一双明眸,总是不时的打量贾琮,见他坐在书案前,对着一张写满名字的纸张,正看得津津有味。
    贾琮在这张抄录的名单的属官之列,发现了不少颇有才名的在朝官员,这些人都极可能是同考官人选。
    当他看到其中一个官员名字,不禁愣了一愣,都察院雍州道御史孙守正。
    贾琮对这个名字颇为熟悉,因这个名字曾和荣国府密切相关。
    当初贾政想要搬出荣禧堂,但贾母和王夫人都予以阻止,此事正在拖延之中,不知怎麽消息传到了外面。
    都察院雍州道御史孙守正,是个极重礼法之人,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上本弹劾贾政栈恋荣禧堂。
    因他当时只是从七品官职,无上朝之资,弹劾奏本由通政司转呈圣上御前,所以此事知道的人极少。
    但是嘉昭帝看到奏本,却对他大为赞赏,说他清正敢言,恪守礼道,并加恩三年大考晋升正七品。
    此等消息传开,这才迎来各部官员纷纷弹劾贾政,最终使得贾家二房仓惶搬出荣禧堂,最后潜入东路院。
    官场是最讲究论资排辈之地,一个新晋的七品文官,按照常理,很难入选春闱属官之列。
    但这个孙守正却偏偏有这种殊荣。
    大概是此人当初在科场上有不俗表现,毕竟能进入都察院为官,最少也是名列二甲的才子。
    也或许那次弹劾贾政,让他意外受到嘉昭帝关注,并直接晋升正七品,就此闯出了名头,让旁人不敢忽视。
    不管是出于那种原因,此人能名列春闱属官,对贾琮来说也算件有趣之事。
    ……
    荣国府,凤姐院。
    此时王熙凤怀胎近半载,已是体态圆润慵懒,身上换了新作的宽大衣袍,日常走动也少了许多。
    五儿服侍过贾琮梳洗,便回了西府料理家务,又把贾琮的话带给王熙凤。
    王熙凤说道:「我倒是不知三弟春闱下场的时辰,这样看来这事本月还真不能办。
    不过左右也是无妨,我常听人说起,三弟是雍州解元,只要下场,必定是要及第的。
    十五岁的进士公,可是要吓死人的,到时候簪花宴和寿宴一起办,可是贾家百年少见的荣耀,二房更是几辈子也指望不来……」
    五儿见王熙凤说的露骨,言语中对二房的奚落,也不怎麽掩饰,忍住笑说道:「我也是这个主意,到时三爷可是双喜临门。」
    王熙凤微微一笑,说道:「五儿说的不对,照我看来是三喜临门才是。」
    五儿和平儿一时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三喜从何而来?
    王熙凤笑道:「按三弟说的下场时辰,他过了春闱之后,便正好满了舞象之龄,府上的老规矩,他的房头里就要进人了。」
    五儿和平儿听了这话,俏脸都不由自主一红。
    ……
    王熙凤斜了两人一眼,继续笑道:「前番老太太有了话头,我听着是想安排得力的人,到三弟房里,八成便是鸳鸯。
    三弟这性子我也是知道的,他什麽时候让别人给他做过主,这事也不是小事,我这做长嫂的可不能一边看热闹。」
    其实,眼下王熙凤将贾琮视为最大靠山,为人为己,她都思路精细。
    这世上最厉害的人,便是香软的枕头风。
    不管是平儿,还是贾琮身边那些丫鬟,不管他收哪个入房头,王熙凤都无所谓,只要不收老太太的人就成。
    省的以后落了把柄在老太太手中,让大房的权柄便利,被老太太牵扯住……
    五儿听着王熙凤调侃的话语,想到那日贾琮哄自己说了此事,还有对自己那番蜜语,一张俏脸愈发红润。
    王熙凤继续说道:「如今三弟房里,晴雯和三弟同岁,英莲年岁还小,岫烟妹妹虽定了名份,也才过了豆蔻之年。
    他这人对女儿家个个都宝贝,也不知他是个什麽主意。
    五儿,你回去和你三爷去说,如今我身子走动不便,只能请三弟得空,到我这里来一趟,我得先知道他的心思。」
    五儿脸色通红,被王熙凤满是调笑的话,弄的浑身不自在,虽然连忙应了,只是声音都低了很多。
    王熙凤忍着笑,说道:「这样我才好帮他张罗,少不得做一次和事老,虽说这事必定他自己说了算。
    不过这一家子上下里外,这本帐可不简单,总要和和顺顺才好。
    我在老太太那边先吹风,先把事情踩顺溜了,省得这祖孙两个又杠上了。」(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