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生死难继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周宫城,乾阳宫。
    后殿暖阁中,熏笼温热,焚香沁人,依旧温暖如春,却早没了原有平静。
    阁内气氛异常凝重,郭霖按嘉昭帝吩咐,在阁中西墙加设桌椅,一应文房四宝。
    因事关重大,涉及军国机密,郭霖本想传召内阁书吏,被王士伦及时劝止,由他亲自执笔拟稿。
    顾延魁和史鼎站在身边,阐述五军营兵力统筹丶近四州军卫调集丶北线三关防御丶九镇粮草徵调丶新粮道筹画等。
    王士伦运笔如飞,将两人所言详细记录,三人不时相互磋商,形成初定方略,再交嘉昭帝圣断。
    ……
    对于嘉昭帝而言,大周与残蒙一战,在所难免,所谓两邦议和,对双方而言,不过相互缓冲之计。
    只是战事到来的方式,完全出乎嘉昭帝意料,让他感到异常难堪和愤怒。
    让顾延魁丶史鼎筹划兵粮应敌的同时,对于军国机要泄露,导致战事丧失先机,他更不会丝毫姑息。
    如今大战在即,攘外更需安内,泄露军囤机密的黑手,必须尽快斩除乾净。
    否则大周残蒙战事开启,后方如再出东堽镇之事,军方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大理寺卿韦观繇严谨忠正,手下也有一批干吏,这些人虽处事干练,但太过循规蹈矩。
    缺乏贾琮的缜密多思,灵活机变,奇谋迭出,面对头绪纷杂之事,常能化繁为简,令人耳目一新。
    这也是嘉昭帝面临大事,传召其他文武大臣,皆为三品以上大员,依旧召贾琮入宫咨问的缘故。
    ……
    贾琮听了皇帝咨问,只稍许思索片刻。
    说道:「启禀圣上,军报上诸事叙述详尽,残蒙事先设伏,行事缜密,一击而中。
    军囤粮仓所在,被人泄露机密,已毋庸置疑,以臣所见,军囤泄露渠道,不外乎有三种。
    一则泄露之地在神京,神京是九边军粮徵集丶中转丶运输之地。
    户部负责军粮徵集丶兵部负责军镇分派丶五军都督府负责军粮囤聚起运。
    此三大官衙之中,都有不少官吏,因为公务涉及,能得知九边粮道机密。
    如泄密源头在神京,肇事者必定就在这些官员中,只要缜密查究,必定有迹可循。
    二则泄露渠道在沿途,自十月之初,九边整备在即,军粮运输频繁,粮道车马络绎不绝。
    如残蒙派出细作入关,沿途追踪痕迹,即便粮队有重兵守护,难免也会留下踪迹。
    但是细作查探,不是漫无目的,必定也是事先得知端倪,才可顺藤摸瓜。
    细作探知粮道端倪,便来自消息泄露源头,因此此项只为副则。
    三则泄露之地在军镇,各边镇军需武官丶运粮兵佐丶守备将领都能知道军囤所在。
    这其中也有泄露风险,但军中杀伐森严丶军纪严苛,比之官衙官场之松散,不可同日而语。
    且两邦对峙九边,大周稳居上风,军中或有舞弊之行,但外通残蒙,损人损己,殊为不智。
    军囤被残蒙攻破,各镇俱陷缺粮危机,且不是自掘坟墓。
    像孙占英之流,自戕作恶太多,毕竟是极少数,臣以为军中泄密,可能性并不大。
    依臣所见,军囤所在泄密,神京相关官衙,乃是重中之重,必须严密盘查。
    如机密确在神京泄露,残蒙除夕夜发动突袭,其中可推敲许多信息。
    泄密消息往来传递,兵马调动设伏,等待合适时机,都需要相当时间。
    依臣估计最少需半月到一月时间,以此反推泄密时间,必定就在腊月前后。
    这个时间段之中,三大官衙涉密粮道所在之官吏,都是严密盘查对象。
    不仅要筛查他们日常公务行事,更要排查人际往来,有无可疑之处。
    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必有所得……」
    ……
    贾琮这一番话精辟细密,王士伦丶顾延魁丶史鼎等人,早见多他的才略,虽心有赞叹,但不以为奇。
    陈翼丶姚汝昌是首次见识,贾琮如何君前奏对,见他瞬息之间,几乎不假思索,便有这等缜密应答。
    这份才思敏捷,闻所未闻,榜眼之才,名不虚传。
    只是所提纠察方略,太过犀利悚然,绝断阴霾,不留馀地,令人无处躲藏,隐然有酷吏之风。
    如按他的方法纠察,五军都督府涉及运粮官员,一个都逃不脱排查,到时不知要牵连多少人。
    左军都督陈翼听了贾琮之言,更是心惊肉跳。
    按贾琮所提策略,次孙陈瑞昌多次负责押粮,甚至目睹东堽镇事发,不管如何衡量,都是重要盘查目标。
    陈翼深知次孙性情,虽也是个纨絝子弟,但行事也算细致谨慎,不会有泄露机密的疏忽。
    但是不管如何,这等泄露军机大案,只要沾惹其中,都是风险叵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