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世情入瓮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九月初五,未时。
    金陵,荣裕坊,甄宅。
    甄芳青听刘显家传话,有位姑娘求见自己,说她替贾琮送来书信,人就侯在二门外宣和堂。
    甄芳青听了心中讶异,贾琮要见自己,上门就是了,怎麽还让个姑娘来送信。
    自从大老爷给宫中老太妃去信,撮合贾琮和自己的婚事。
    贾琮的影子便在她心中盘旋不去,一颗芳心,起伏难平。
    以老太妃在宫中的威望位份,想要玉成此事,只怕太上皇都不好反驳,这门亲事八成是要成事。
    甄芳青心中欢喜的同时,也怀着深深隐忧。
    因为她心中清楚,贾琮在大房三哥涉及火器私造嫌疑,已隐隐站在甄家对立面。
    他是大周火器首倡之人,有这麽一层隔阂存在,他还会接纳自己?
    这件事情,甄家除了她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更加重她心中的忧虑。
    自从那日在贾家老宅初见,贾琮的卓绝风姿和谈吐,便在她心中留下印迹。
    再加上家人热衷将自己和贾琮牵联做亲,虽她明白其中原因,不过是用她做筹码,让甄贾两家联姻结势。
    其中还有那位让甄芳青不喜的二姐夫,在里面推波助澜,以实现他自己心中算计。
    哪怕这其中掺杂过程和筹谋,让甄芳青感到由衷不喜,但最终事情得以玉成,却是她乐见其成。
    如今甄芳青和贾琮之间,处在一种暧昧不明的牵连中,她很清楚自己对贾琮动了心。
    因此,贾琮在她心中的份量,变得与日俱增。
    他既然特意派了人送信,她自然一定是要见的。
    ……
    她对刘显家的说道:「既然是位姑娘家,你去请了到内院奉茶见面吧。」
    没过一会儿,甄芳青便见刘显家的,带了人进来,
    那是个十三四岁小姑娘,上身穿粉红绣花马甲,下身软绸灯笼裤,细腰系条百褶短裙,脚上穿葱绿绣花鞋。
    小姑娘虽年纪不大,却生得明晰秀丽,小脸白里透红,身姿苗条灵活,透着豆蔻俏美的韵致。
    看得甄芳青眼睛微亮,这麽可爱的小姑娘,倒是少见,比贾琮身边的龄官,也不遑多让。
    那小姑娘对她微微一福,说道:「宝珠拜见三姑娘,我替琮哥送来一份书信。」
    甄芳青对琮哥这个称呼微微有些奇怪,对这小姑娘和贾琮的关系,也有些好奇。
    她拆开书信,上面那笔俊逸润雅的书法,的确是贾琮亲笔,只是看了信的内容,让甄芳青心中微微一震。
    ……
    当初邹敏儿交给交给贾琮那张存物档票,两人都推断,邹怀义如此密而藏之的东西,不可能是一堆金银死物。
    而是某种可以保身立世的凭仗,毕竟他曾做下如此险恶阴森的大事,不可能不会自己留条后路。
    当初水罗刹行刺邹敏儿时,特地向她索要过水监司暗档秘帐,这提醒了她和贾琮。
    两人都推断,这张存物档存放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邹怀义保存的水监司秘帐。
    但存物档上的东西,曾和四海钱庄签过契约,必须存物本人签字并亲取,存档人是邹敏儿的母亲。
    不过当初邹家被查抄,邹家女眷被贬斥入教坊司,
    邹夫人因忧愤过度死于狱中,存档人亡故,按照四海钱庄的契约,这单存物档便成了死档,即便邹敏儿是存档人的女儿,也无法领取。
    当初贾琮就想过,通过甄芳青拿到这单存物档。
    因为四海钱庄就是甄家的产业,甄芳青作为甄家生意主事人,只要稍加通融,就能取出存物档。
    但贾琮因顾忌甄家涉及火器私造,且可能牵扯辽东火枪失窃,一旦事情坐实并事发,甄家就犯了嘉昭帝的大忌!
    因此,他对和甄家多生牵扯,多少心有顾虑。
    正巧遇上龄官看到周正阳的画像,认出当日在姑苏金碧园中,罗雄包场听戏,所带之人正是周正阳。
    贾琮便急于下姑苏缉拿周正阳,便暂时将存物档之事搁置。
    ……
    不过他在临下姑苏前,经过仔细考虑,还是事先给甄芳青留下一份信。
    因为他考虑到,一旦抓住周正阳,便有了重要人证,萦绕多年的水监司大案后续,基本便大局已定。
    要想将此事做成铁案,肃清奸弊,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物证。
    邹怀义留下的存物档,如果就是当年水监司的暗帐,那就是最重要的物证。
    他把信件交代给秦可卿,并告诉她事情原委,如收到他从姑苏的飞羽传信,便把信件送交甄芳青,尽快取出存物档。
    只要他在姑苏抓获周正阳,他请甄芳青相助,便有了大义之名,而不是和甄家私情相授,这样于人于己都最妥当。
    甚至通过甄芳青取出存物档,多少也是帮她留下一桩善举,万一甄家真牵扯火器私造之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