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传胪赐翰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科进士,但家世显赫,官爵贵重,功勋耀眼,张文旭和陈启瑞皆无法与之同日而语。
    未来仕途之上,几乎不言而喻,同年进士三百馀人,很少人能比他走的更远更高……
    此时,吏部尚书陈默出班,走到宝座御阶之下,向嘉昭帝行礼叩拜之后,接过内侍副总管郭霖传递册封圣旨。
    当廷展开明黄卷轴,正声宣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科举之盛,国遴良材不拘贵庶之门;文华荟萃,词章昭论冠盖学林之峰;世起英睿,正心韬略俯仰社稷之诚。
    君恩加勉,蹈心励志,赐位翰林,以任国事。
    一甲一名张文旭,大魁天下,以领同伦,敕封从六品翰林修撰;
    一甲二名贾琮,文采卓盛,沥心建勋,敕封五品翰林侍讲学士;
    一甲三名陈启瑞,举业优胜,谦恭和畅,敕封七品翰林编修。
    今科新晋进士余者,厚承皇恩,不弃新荣,不忘正心,心怀社稷,以待国事……
    钦此。
    ……
    陈默宣读过册封圣旨,只不过话音刚落,所有观礼官员各自心中震惊,不由自主发出一阵喧哗。
    值殿礼官连忙出言阻止,官员们的喧哗私语,才快速平息下来。
    贾琮听清圣旨,内容心中也颇为惊讶,他原以为会和陈启瑞那样,被封个七品翰林编修,这对他将是哭笑不得之事。
    没想到最终是这样的结果,等到跪谢皇恩之时,那句万岁万万岁叫得很是诚恳……
    入殿观礼的二甲十五人丶三甲五人,也跟着一甲进士跪谢皇恩。
    贾琮的同窗蔡孝宇也在其中,位列二甲十三名。
    他虽会试排名在同窗刘霄平之后,但殿试策论答问颇为精彩,使得殿试点选排名大为提前,竟入二甲前列。
    综其原因,本次殿试策论题目,对贾琮两位至交同窗,可算有得天独厚之利,因他们都极熟悉贾琮之事……
    其实刘霄平殿试策论答题也颇为顺当。
    但蔡孝宇有位当朝阁老父亲,自来饱受家传身教,高屋建瓴,对朝臣政论见解,超过同年之上,那道殿试策论自然也答问颇为出彩……
    当他听完圣旨内容,心中古怪之感,如山如岳,要不是脑子还算清醒,顾忌朝堂庄重,只怕就要爆笑出声。
    心中不由大叫,玉章果然还是这般神奇,抢人风头,败人兴致,一如既往……
    蔡孝宇突然想到,如果他是张文旭,此刻该当如何,只是略微设想,就不由打个冷战,暗叫晦气,再也不敢去想。
    ……
    站在进士行列左侧首位的状元张文旭,跪谢起身之后,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似乎有些血气灌顶,双膝有些微微发软。
    他才是今科春闱状元,大魁天下之人,三百进士只有他才能荣耀冠盖一身。
    为什麽会出现这种怪事,榜眼贾琮竟被册封翰林侍讲学士,以往一甲册封旧事,从未听闻这等情形。
    竟比自己这受封翰林修撰的状元,整整高了两阶,自己这状元还算状元吗?
    不说状元张文旭心中惊诧震惊,这些观礼官员多半也是这等心思。
    他们都是久经朝堂之人,不少人甚至不止一次,参加传胪大典观礼。
    但今日传胪册封一甲进士,实在太过异乎寻常,以往闻所未闻,正因过于离奇,才让他们不由自主发出喧哗。
    此次朝廷册封状元张文旭丶探花陈启瑞以翰林修撰丶编修之职,都是按照常例,不足为奇。
    但是册封榜眼贾琮之举,却实在有些让人吃惊……
    此时,不少官员都不由自主,看向正四品官员列班,那位站于首位的翰林院首官,翰林院学士葛宏正。
    这位当朝唯一的翰林学士,虽然只是正五品,身份却是清贵无比,相当于朝廷上的吉祥物。
    根据大周官制礼仪,翰林学士需侍座于四品京卿之上,以示尊崇。
    所以葛宏正虽只是正五品官衔,但不管是宫宴,还是日常上朝,都站正四品文官队列首位,堪称朝堂一道异样风景。
    这位翰林院主官,听闻圣旨之后,却并没其他官员的惊诧之色,而是神情坦然,并不为异。
    不少官员见了此景,心中多少就已明白,一甲进士受封翰林官职,这位翰林院主官,必定早就事先得知。
    ……
    官员之中心思敏锐之人,经过刚开始的震惊,此刻心中稍许思量,大概就想明白贾琮被加恩册封的原因。
    贾琮可算今科进士中的异类,不仅出身国公世家,一体双爵,还是工部火器司五品主官。
    按照科举规制,一甲进士须册封翰林官身,这是不可突破之铁律,也是彰显科举清贵的举措。
    按大周科举规制,榜眼探花按例封七品翰林编修。
    但偏偏这等规制,对贾琮这个异类完全不适用。
    如果朝廷真要墨守成规,将一个工部司衙五品主官,颁旨册封成翰林七品官衔,必定要成大周官场笑柄。
    当今嘉昭帝和吏部尚书陈默,只怕都丢不起这个脸面……
    但是,大周翰林院官员设置,只有主官翰林学士为正五品,次官分别为侍讲学士丶侍读学士各两名,且皆为从五品。
    既然贾琮这个五品官,不能敕封七品官,自然也不能敕封从五品官,所以只能敕封抬升一级,成为特例五品翰林侍讲学士。
    这也是许多官礼官员,唯一能想通的道理,这必定也是今日一甲进士册封奇状,唯一可能的原因。
    但如王士伦丶陈默等局内之人,想到其中根由,却比其他官员更加复杂……
    当下之景,或许是当今圣上,因各种缘故,对贾琮谢名去望之后,某种合乎规格的补偿。
    更或者是嘉昭帝向天下彰示,科举抡才选贤,贵庶可以同列,但是,圣心独裁,皇恩隆重,皆出于上!
    ……
    在场官员想通各中根由,心中不由思绪翻涌,多有感慨。
    今科春闱,变故丛生,原本贾琮可谓得天独厚,不仅是文宗柳静庵的得意弟子,还是今科会试会元,他本该是状元最佳人选。
    但圣上没有点其为状元,而是点为一甲榜眼,其中出于何种原因和考量,在场官员都能推敲出一二,也不以为奇。
    但这位少年伯爵,似乎命数贵重,难以自弃。
    即便无法大魁天下,仍凭过人底蕴和才情,依旧成为今科三百进士,荣耀冠绝之人,抢尽所有风头,形同无冕之王。
    而且在未来朝堂之上,还会出现更独特一幕,贾琮这位五品翰林侍讲学士,将会和翰林学士葛宏正一道,列位于四品京卿之上!
    翰林学士葛宏正已年近四旬,而贾琮不过才十五之龄,这将是何等卓异之状……
    此时,许多观礼官员都看向,站在新科进士首位的张文旭,心中不由生起啼笑皆非的古怪感觉。
    大周立国近百年,所有的春闱状元之中,张文旭大概是最不幸,最卑微憋屈的一位吧……(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