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音书惊旧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意,宝姐姐可曾有考虑过,想过该如何处置?」
    宝钗说道:「这几次店铺虽还开张,但生意已有些惨澹,这一年多上交帐目,只不过稍有盈利。
    按这几间店铺所处地段,这等盈利已等同亏利,还不如全价出租来的爽利。
    这几间铺子的存货,可以分派到薛家其他店铺分销,掐头去尾算计,薛家也是有赚无赔。
    如今我们一家定居神京,家中生意总会照顾不周,适当收拢一些,更有益于家业长传。
    只盼着我哥哥争气安分些,或将来子嗣能出人物,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
    贾琮听宝钗此言,心中颇有些感慨,贾家的亲眷姊妹,似乎都有相似情形和烦恼。
    探春为弟弟贾环操尽心思,宝钗为哥哥薛蟠殚精竭虑,纨絝无能的宝玉,也有个为家门舍弃年华的元春。
    到底是贾家的亲眷女儿太过出众,她们的兄弟辈相比之下,就显得愈发颓废窝囊。
    ……
    贾琮笑道:「既然宝姐姐都思虑妥当,那便再好不过。
    这些店铺要腾空出租,店里人员存货都要整顿清理,这些事都颇费周折。
    如果只让店铺的掌柜夥计,独自料理这些事务,只怕会有失察之处。
    需薛家另有精干之人介入,才不容易出纰漏」
    宝钗说道:「琮兄弟说的没错,这些店铺掌柜夥计,牵扯其中生计利益。
    店铺出租等同他们丢了饭碗,难免会生出阴霾私利之心,只让他们打理处置,易生不测变故。
    前日我刚收到宝琴来信,说是腊月之前,二叔便带她和蝌兄弟回金陵过年。
    这事情正好可以拜托二叔料理,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事。
    我父亲过世之后,二叔在族中颇有威望,为人处事,颇有些手段,老铺子的掌柜都忌他三分。」
    贾琮听了宝钗这话,不由想起去年荣庆堂上,曾见过这位薛二老爷。
    此人相貌俊雅,谈吐举止,十分不俗,让他留下深刻印象。
    按照这位薛二老爷的形容气度,薛宝钗说他颇有手段,贾琮一点都不会怀疑。
    他不知怎麽突然想到,哪位薛家二房小姐,早就有耳闻的薛宝琴。
    当时两人并未见面,薛宝琴因身体抱恙,一直坐在马车中未露面。
    但薛家二房临行之时,那车帘掀开的惊鸿一瞥,让贾琮记忆犹新。
    又和宝钗聊了其他杂事,贾琮亲自磨墨蘸笔,宝钗在书案前坐下,执笔便给二叔写信。
    ……
    宝钗写完给薛远的书信,笑道:「薛家店铺部分出租,开春后家中剩馀生意,也要重新清算梳理。
    我听宝琴信中说起,明年入冬之前,二叔大概都会在金陵,正好请二叔代为整顿打理。」
    贾琮好奇问道:「明年入冬之后,薛二老爷又要远行游商?」
    宝钗笑道:「这回二叔可不是出门游商,而是要送女出嫁。
    上年宝琴和梅翰林家定亲,明年宝琴就到及笄之年,早则明年入冬,晚则后年开春,就要送嫁入京。
    二叔和蝌兄弟都要同行的,到时薛家两房人口,可是又要聚到一起。
    琮兄弟,梅翰林名讳瑾林,他还是你翰林院同僚,这倒是一桩巧事,琮兄弟可认识此人?」
    贾琮笑道:「我这个翰林学士,不过占了个名头,不在翰林院担任固定职司,每日只是去卯露脸。
    翰林院人口众多,倒不是个个都熟悉,不过我刚入院的时候,葛大人给我引荐过各房主官。
    其中就有这位梅翰林,此人沉稳,话语不多,但却给我留下印象
    他是正六品翰林侍讲,据说在翰林院已十年,从未被外放,是院中老资历人物。
    葛大人说他学养深厚,精研典籍,曾在宫中上书房侍讲。
    赵王丶宁王都受过他教诲,在翰林院中算是有根底的人物。
    只是我和他不过一面之缘,从没有什麽言谈交情罢了,不过梅家也是京中有名书香门第。」
    贾琮自嘲说道:「比起贾家骤然而得的翰林门第,梅家已出过两代进士,翰林学养深厚许多。」
    宝钗微笑道:「照琮兄弟这般说来,梅翰林听着倒很体面,怪不得二叔会和他家结亲……」
    ……
    贾琮也写了封给曲泓秀的书信,此时日头已西沉,只在远方留下霞光,窗外也渐渐昏暗。
    英莲拿火摺子进书房,将书案旁八角烛台点亮,房间里辉映暖融融光芒,将她的小脸映照分外娇艳。
    贾琮说道:「宝姐姐,时候也不早了,不如就留下用个便饭。」
    宝钗笑道:「早听说琮兄弟院里,日常饮食都偏南菜口味,我今日就叨扰一次。」
    她又让金钏回梨香院传话,告知薛姨妈不回去用饭。
    贾琮又叫来龄官,让她吩咐厨房上些南货菜肴,必定合宝钗的口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